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無論誰都打不倒老十三,彈劾的奏本等同于廢紙。
見此情形,朱云笙感慨道:“十三哥,伱真行……連避嫌都懶得避了!”
“你這……”
他是真心覺得沒啥,因為他知道今日這件事,朱云笙肯定會替他保密。
“徐先生……”
這些個都司行都司,其實都稱得上是邊軍,戰斗力比內地各都司高出一截。
規矩是人定的,朱云笙作為公主,那自然有資格不遵守,加之眼下也沒有外人在,迎春的事在她看來沒啥分量。
“十三哥,你還沒告訴我,你們在此做甚呢?”
“這些我都知道!”朱景源神色凝重。
朱景源知道有人因此升官,但到底有多少人他也沒細算過。
首先在當前觀念下,這件事本身就不合理,意味著必然要悄悄的進行,只是保密一項就讓人頭疼。
看著眼前神色剛毅做出保證的男子,迎春心里確實安定了許多,隨即她便答道:“是……小女子告退!”
“殿下,襄王可不是毫無根基!”徐新安越發嚴肅道。
“喲喲……對外外人都這么好,可沒見兄長如此關愛我這嫡親的妹妹!”朱云笙大倒苦水。
“他與睿王有怨!”
“殿下,不管圣上是何打算,咱們都得做好應變準備!”
這句話,是朱云笙第二次說,朱景洪便猜到她是有事相求,而且肯定是不太好辦的事。
“殿下何以見得,襄王甘心為您所用?”徐新安反問。
朱景洪看向迎春,安撫道:“你且放心,今日之事,不會有人知道!”
彈劾朱景洪的奏疏,這幾年加起來怕是有幾千道,可就從沒人在這一點上發力。
“此事臣細細算過,且不說朝鮮之戰,僅此前兩次戰事被加官的將領,六品以上者便有一百七十余人,這其中五品有五十余人,四品有十三人!”
作為東宮學士,徐新安能為太子謀劃這些,已稱得上是赤膽忠心了,原本他沒必要做到這一步。
朱云笙當然想直說,可眼下有外人在很不方便,于是她看向一旁的迎春,說道:“迎春姑娘,姊妹們都等著你呢,你先過去吧!”
朱云笙跟著起身,一本正經的說道:“十三哥,你在爹娘心里,可未必是不成器!”
“十三哥,這件事你無論如何都得幫我!”
“首先,你得說清楚是怎么個事!”朱景洪面帶無奈。
“除此之外,如四川、甘肅、陜西、山西、燕山、遼東等都司的精銳,以及安西、安東、安北三個行都司的邊軍,也都曾受襄王節制參與作戰!”
“這……”
“三妹,有話你就直說吧!”
聽得此言,朱景洪露出笑容,而后起身說道:“也罷……反正我在爹娘心里也不成器,就再替你荒唐一次!”
徐新安立馬回道:“何須您親自插手?太子妃娘家人,在軍中仍有故舊,由他們暗中牽線搭橋即可,只是務必要做到不落痕跡!”
“此事……容我再好生考慮!”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