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京營里面,這么多將領與朱景洪有瓜葛,就逼得朱咸銘不得不出手。
此前戴權給的名單,內外羅列了有兩百余人,眼下被圈的人就在名單之內,人數僅有其一半不到。
這五分之一的將領,人數其實已稱得上極多,全部撤換當然不現實,至少不能是一蹴而就。
所以,先要把關鍵節點的人換了,外放和調職都可以,至于罷官則要慎重。
“程英?”
“奴才在!”程英立馬出現。
看著屏風上的一個個人名,朱咸銘問道:“老十三題詩題了沒?”
“題了!”
這個問題,隔兩天朱咸銘就要問一次,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
今日得知已經題了,便讓他立即來了興趣。
“講來聽聽!”
從袖中抽出了一張紙條,程英念道:“上林春光好,圣人攜賢至……”
見皇帝沒說話,程英方繼續念道:“孺子侍御前,牽馬執旌忙。
原野獅虎嘯,父子威難擋。
齊心逐猛獸,獵歸嘗橘香。”
能在皇帝身邊當值,程英也是內書堂里卷出來的人物,以往跟著翰林學士們讀書,其本人文學水平其實不低。
所以朱景洪這詩,連他都覺得一言難盡。
只見朱咸銘笑了笑,隨后說道:“倒也不錯,至少都是五個字!”
詩雖寫得差,意思卻很明白,朱咸銘還算滿意,所以沒有就此多說。
“不管怎么說,他至少能寫了,可見王培安沒偷懶!”
轉過身去,朱咸銘繼續看著官員信息,同時說道:“派人去傳他,我有事跟他說!”
“是!”
大概半個時辰后,王培安來到了乾清宮,然而皇帝卻已去了坤寧宮。
王培安只能等候,這一等又是半個時辰過去,當太陽西斜之時皇帝才返回。
皇后又恢復了些,讓朱咸銘心安了許多,所以看起來心情還是不錯。
暖閣之內,王培安終于等到召見。
朱咸銘先問了朱景洪的學業,王培安當然是如實作答。
“所以你認為,這小子還挺聰明?”朱咸銘詫異道。
王培安誠懇道:“殿下舉一反三之能,實叫微臣嘆服!”
清楚王培安的品性,所以朱咸銘知道,這位真不是在奉承。
“只是……”
“有話你就直說!”朱咸銘平靜說道。
“只是殿下他……心思不在經義之上,否則如能潛心進學,日后定能有所成就!”
聽到這些話,朱咸銘遂笑問道:“不喜歡經義,那他喜歡什么?給自己府里塞女人?還是舞刀弄槍?”
“殿下好史,歷代各次大戰,殿下都問了不少!”
點了點頭后,朱咸銘方問道:“現在朕有兩個差遣給你,一是留在王府教書,或是再去西北監軍,你有何打算?”
朱咸銘以為,自己對王培安足夠了解,所以料定他會選第二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