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時刻很久見到太上皇,才發現他連頭發都已沒多少,說難聽些甚至都看不出人樣。
“諸位愛卿……”
聽到太上皇嘶啞的聲音,在場眾人再度叩頭行禮:“臣等叩見太上皇!”
“朕……將……將不久于人世,所慮者……唯天下不安,故今……召諸位愛卿,只為……宣布兩道旨意……”
朱心堪說話斷斷續續,猶如風中殘燭一般,聽得在場眾人心憂不已。
“其一,諸位愛卿……當盡全力,辦好所屬差事,助……助皇帝安定天下!”
“其二……”
連續咳嗽了幾聲,朱心堪緩了一會兒,方繼續說道:“其二,襄王景洪主持東南大局,朕死之后不必奔喪,遵朕遺命痛擊賊虜!”
“待其凱旋,告祭陵前,朕當含笑于九泉!”
說完這句,朱心堪懸著的心落了地。
小十三,爺爺只能幫你到這一步了……朱心堪暗暗想著。
他的第一道旨還算正常,只是這第二道旨,確實是把在場大臣驚到了。
跪在榻前的寶釵,此時也是深感意外。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此刻她心里想到了這句詩。
太上皇將崩,她本以為朱景洪要陷入兩難境地,哪知事情都朝這樣發展。
遵太上皇遺命,繼續指揮作戰,旁人也就說不得什么了。
家祭無忘告乃翁,旁人不但不能說閑話,反而得認這才是大孝道。
不指揮作戰回來奔喪,才是抗旨才是不孝。
對此皇帝也很高興,但皇后心里卻很不舒服,她其實更希望小兒子回來。
只不過眼下這場合,楊清音也不可能發難,讓皇帝和太上皇難堪。
“你們……可都聽明白了?”
說這話時,朱心堪身子已在發抖,藥效將過他已快堅持不住。
“臣等領旨!”首輔趙玉山第一個答話。
隨著他的回應,其余大臣也都紛紛下拜,于是這件事就被敲定了。
見所有人都應下了,朱心堪便了卻了一樁心事,然后整個人就癱軟了下來,好在有朱咸銘在一旁扶著。
“太上皇要靜養,你們都退下吧!”朱咸銘發話道。
所謂的“你們”,便是指除了他的所有人,其中也包括皇后。
眾人陸續退休,太子和一眾皇子皇孫們,沒有直接退出皇宮,而是守在了寧壽宮配殿。
元春、寶釵、陳芷和朱云笙,則是陪了皇后回了坤寧宮,這一等就是到了天黑。
畢竟反常的是,太上皇的氣息趨于平穩,讓皇宮內外緊著的弦都松了些。
“你們也別熬著了,都回去歇著吧!”
坤寧宮內,皇后如此吩咐道。
這種事沒個準信,一天三天五天都有可能,所以皇后便命寶釵等人回去,一直耗在坤寧宮也不是事。
至于太子等人,也都遵了圣旨各自回府去。
“是!”
眾人也不扭捏,應下之后各自告辭,除了東華門自有府里人來接,然后或乘車或坐轎歸府去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