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不派更多軍隊,一是要其他兵力防守其他要道,二是軍隊太多在山地根本施展不開。
然而現實時,附逆的亂民遠不止五千。
比如在他眼前的隘口,就至少聚集了三千守著,而最新梁毅接到探馬來報的消息是,在西側和東側各有三四千人在靠近。
換句話說,這加起來都超過一萬人了,就分布在方圓不到五里之間。
此刻梁毅不得不承認,自己這支軍隊是被包圍了。
老實說他有些慌,但他還是立刻派了人幾隊人去求援,同時分析從那個方向突圍更容易。
往南向隘口去第一個被排除,往北山路狹窄軍隊更難展開,若被截住很可能斬為兩段。
往西有一條大河,往東則是更大的山脈。
一時間,梁毅難以抉擇。
“駙馬爺……到底怎么弄,您倒是說句話!”
梁毅正在思索,幾個千戶已等不及了,膽大的直接開口詢問起來。
“往北!”梁毅直接拍板。
往那個方向都危險,但往北三十里就是友軍,相對而言危險性要低一些。
既已下了決心,梁毅就絲毫不再猶豫,當即就下令往北開進。
同時他是盡可能讓各部聚攏,如此在應對進攻時能相互支援。
只往前走了一里,梁毅就接到奏報說,在西北側不到一里處,已有賊軍奮力在往這邊趕。
而東側的敵軍,則被拉開到了四里遠的距離。
“把前面亂民沖開,我們就安全了!”
這一點幾名千戶也知道,于是他們立刻下去安排部署,幾分后兩支軍隊遭遇了。
朝廷官軍這邊,衣著相對統一,部分軍官和士兵有甲,武器基本所有人都有,這是普通衛所軍的正常情況。
而對面,則很難稱得上是軍隊,衣服不統一都很正常,關鍵在于他們連武器都很缺乏,生動詮釋了什么叫做揭竿而起。
“前進!”梁毅下達軍令。
大明的官軍,朝著前方亂民穩步推進。
亂民之中,也有人負責指揮,正是反賊中的骨干人物。
“諸位,糧食土地都分給你們了,苛捐雜稅也全都免了,能不能守得住……就全看你們自己了!”
負責指揮亂民魁梧漢子,鼓舞士氣只說了很簡單的話,卻讓所有百姓都握緊了手中武器。
“殺……”
兩支軍隊充到了一起,在這山林之間相互廝殺,亂民一方雖是悍不畏死,可終究抵不過職業軍隊。
十幾分鐘后,亂民丟下了數百具尸體,被官軍打崩后全部潰逃。
運氣不好的,跑得慢一些的,全被明軍抓了俘虜。
可梁毅沒來及高興,卻被告知剛打退的亂名,又重新收攏并裹挾來更多人,此刻再度向他們壓了過來。
更要命的是,東側的賊兵也壓過來了,此刻他們處于腹背受敵之勢。
本想沖開賊軍跑路,梁毅此刻只能再打硬仗,于是他命各部占據有利地形,準備死守待援。
他們手下的軍隊不到三千,東西亂民外加南側追上來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一萬,想要沖開簡直是萬難,只有固守要靠譜許多。
察覺到明軍的動向,亂民一方放緩了速度,如果從上帝視角來看,他們在調整方位以便將口袋扎得更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