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一眾將領,朱景洪到了軍陣前,首先站在了東西側第一個方陣。
這便是新訓第一衛,且臨時指揮使朱景洪還認得。
“李……成勇,對吧?”
“臣耀武中衛右都參將李成勇,拜見殿下!”
李成勇站在方陣第一,其身后是幾名千戶。
這位去年在天山作戰獲勝后,接受檢閱時提了一攤子酒,給朱景洪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那時李成勇任千總,在年初他已被提拔為京營參將,新訓開始后被臨時調過來,任新兵衛的指揮使。
示意李成勇起身后,朱景洪笑問道:“今日沒帶酒來?”
李成勇微微勾著腰,答道:“殿下,昔日輕浮孟浪,事后想來……臣仍覺羞愧!”
朱景洪平靜答道:“英雄豪杰,敢作敢為……又有何羞恥!”
“只是得注意場合,我倒希望所有將領們,始終保有赤子之心,如此才能更好為朝廷立功,為陛下分憂!”
在高位上待久了,在這種正式場合,朱景洪出口就是老干部語調。
穿越過來已有七年,他今年不過二十三歲,但里里外外都已經變了。
“殿下教誨,臣當謹記于心!”李成勇再度叩拜。
而周圍的一眾將領,也紛紛出言附和。
隨后,朱景洪帶著一眾將領,徐徐通過了軍陣前方。
“恭祝殿下,長壽安康!”
“恭祝殿下,長壽安康!”
“恭祝殿下,長壽安康!”
現場的吶喊聲直沖云霄,所有參與訓練的士兵們,都用最大的聲音喊了出來。
朱景洪有多重身份,但在軍隊之中無異于神,士兵們對他是無比崇敬,所以當朱景洪經過面前時,他們的聲音也就會越大,
沒辦法,這六七年來的所有大仗,大明朝所取得的一系列戰果,全都是他這位襄王一力促成,他的威望已是僅次于皇帝。
這邊檢閱的事才搞完,朱景洪本打算在軍營與眾將共用午飯,卻有宦官來跟他傳了消息說朝中有大變,首輔趙玉山請他趕緊回去。
出于避嫌的緣故,朱景洪與文官極少聯系,與六部堂官及以上幾乎沒來往,更不要說是首輔趙玉山了。
當然,趙玉山也從未私下跟他來往,二者間在這方面很有默契。
眼下趙玉山竟直接給他傳信,可見事態已是非常之緊急,于是朱景洪也顧不得其他,辭別眾將后便往皇城趕去。
路上經過細細詢問,他才知道怎么回事,原來是皇帝要殺次輔陳錦昀。
原因其實很簡單,近日朝廷內外發生的一系列變故,都有陳錦昀及其門人推動。
但這話也不全對,應該說是反對朝廷新政的人,都主動聚到了陳錦昀旗下。
甚至向來低調的鄭志清,近日也有委婉發言,暗諷當下朝廷壓迫過甚,為奸佞之輩肆意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