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位思維敏捷的學生,賈雨村心里便更是滿意了,畢竟能提出問題的人,才具備有解決問題的可能。
“其一,如今江北亂局未定,藩司臬司乃至于巡按皆為戴罪,已經鬧的是人心惶惶了,陛下不會再讓局面失控!”
“其二,那劉彥去了是想查明情況,自然遭受地方官員抵制,你去了可就不同……是給他們消災去的!”
聽到自己去查案,反倒是給地方官消災,宋子瑜一時還真沒反應過來。
“你不是去查真相,而是查白鴻軒一干人,摘出去!”
聽到這般解釋,宋子瑜總算明白了過來,瞬間覺得自己和老師水平還差得遠。
“學生受教了!”宋子瑜答道。
“你可愿去江北若是愿意,明日廷議,我向陛下舉薦你!”
如果尋常時候,基本不會舉行廷議,近期平叛廷議次數增多,所以明天又有一點兒都不奇怪。
“學生愿往!”
“好,你且去江北做兩年巡按,過兩年再換個地方任職,按察司布政司走一圈,回來就可進六部為佐了!”
這一句話里,從正五品的巡按到正三品侍郎,中間差著有近四級八階,是大部分官員一輩子都跨不過的歷程。
沒有人提攜,即便是翰林院出身,也只是跨越的概率大些,不能保證一路升上來,畢竟歷年來翰林院“積壓”的人才,可比六部堂官的位置多得多。
“多謝恩師提攜!”宋子瑜鄭重行禮。
時間來到次日,廷議開始之前,何顧謹找上了鄭顯林,跟這位老搭檔一起進宮去。
“鄭兄,江北那邊傳來消息,白鴻軒引咎自盡了……天下總算太平了!”
聽到這話,鄭顯林幾乎第一時間想到,定是何顧謹使了手段讓人去死。
這甚至都不必懷疑,畢竟此前何顧謹干刑名時,刑訊逼供栽贓陷害的事沒少干,弄死個把人更是無比簡單。
對此鄭顯林沒有深究,而是嘆道:“他死了,不等于朝廷不追查!”
“即便追查,以咱們如今的位置,聯手起來什么壓不下去”
一位吏部尚書,一位戶部尚書,兩個人聯起手來,確實很少有壓不下的事。
“我們老何啊……你說的這個我們,可不該有我吧!”鄭顯林冷冷道。
何顧謹笑容消失,遂問道:“老鄭……你這是什么意思”
“沒什么意思,你的事還是自己料理為好,我卻是不好摻和其中,你也知道如今形勢不同了,你我皆為朝廷重臣,還是不要走太近為好!”
言罷,鄭顯林沒有再多說,他雖然不想看何顧謹倒霉,但更不想被他給牽連到。
看著鄭顯林走遠,何顧謹臉色變得陰沉,鄭顯林不上道讓他很不爽。
但對這位老搭檔,他也一點兒沒辦法,畢竟人家已是吏部尚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