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之四人,只有我是個意外,而意外又源自于他。
我也不知從何時起,對這位十三爺起了愛慕之意,雖然每天在坤寧宮東殿陪公主,我卻總期盼著他能過來。
之后他找我學下棋、學詩文、學撫琴,我知道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我心里沒有只有歡喜。
跟他相處時間長了,他確實對我是極好極客氣,而且言語之間多有愛意,這讓我猜測他或許心里真的有我,當初送的那首詩并非輕薄。
意識到這一點我欣喜若狂,但面子上我卻依舊矜持,我必須抑制自己的情感,因為這是良家女子該有的品性。
后來賈珍作死戲弄秦家,讓我再度見識到了皇權之至尊,什么國公府的長房傳承,觸怒了他差點兒被直接打死。
再之后北靜王因一匹馬被削爵,同樣也證明了這一道理,讓我知道這大明朝任你王侯將相,都不過是朱家的奴才罷了。
這次我并不為賈家憂心,因為賈珍確實咎由自取,我在賈家時就聽過寧府不少爛事。
他救下了秦家姑娘,可當我見到他與那位秦姑娘親密相處時,我的心如針扎一樣的刺痛,仿佛失去了此生最寶貴的東西。
我沒有表現出來,反而打趣了他倆幾句,但這件事我耿耿于懷了好幾天。
之后日子趨于平靜,我繼續在宮里侍讀,并在閑暇時候與他相處,我們的感情在不斷加深,我們自己深陷其中卻不知。
當然也是在宮里這段時間,我得知了不少隱秘之事,也見識了我未來婆婆的手段,這是我成長最快的一段時間。
時間來到正統十一年,他被正式冊封為襄王搬出了皇宮,同時他選妃的時間也到了。
我年少失怙,本不該去參選,但睿王妃向皇后娘娘舉薦了我,雖然她也是不懷好意,但在這件事上我確實很感激她。
所以后來,無論有多少人對她攻訐,我都保了她一生平安,但那已是很久以后的事。
當皇后娘娘問我心意時,我當時真的是緊張極了。
朱家雖不重門第,但我年少失怙確實不配參選,所以我害怕說錯了話,引得皇后震怒禍及家族。可我最終還是不忍放棄,壯著膽子說出了自己的心意,哪知皇后娘娘直接應允了我去參選。
所以,我也很感激我的婆婆,是她給我的參選的機會,才成就了日后我的尊榮。
之后便是漫長的選妃時間,我一路通過了初選、復選來到了終選,而終選那一天的經歷同樣讓我終身難忘。
參與終選的只有兩人,另一位是皇后的親侄女,她幾乎是公認的王妃。
其實到這一步,我已是深感幸運,能從此常伴于他身邊,別說側妃更低的位分我也甘之如飴。
選妃當日帝后皆臨,宮內外三品以上命婦到場,那確實是很盛大的氣象。
我與楊靜婷站在坤寧門內,看著他在遠處拿起那柄如意,邁著自信的步伐向我們走來。
他的目光一直在看著我,我以為他是在與我致歉,畢竟我和他此刻都已知道,我們心里都已經裝滿了對方,可惜有情人卻不能成為眷屬。
哪知當他靠近時,竟直接走到了我的身前,并將那柄如意遞給了我,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
我勸他不要沖動亂來,可他比我想象中更堅決,最終我沒頂住他的“逼迫”,接過了代表王妃身份的如意。
請...您....收藏_6_9_書_吧(六//九//書//吧)
一時間風云變色,我看到了未來公公鐵青的臉,這讓我心驚膽戰惶恐萬分,但事已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皇帝拂袖而去,好在皇后娘娘留下了,讓這選妃儀式得以繼續進行,但我的心始終忐忑不安。
選妃結束后,按照規制我返回了金陵,等待著皇家進行之后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