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亂政,是唐時必有之意,但武后要掌政,公卿雖不能抵擋,但怠工是可以的,武后推科舉讓大量寒門十數年培訓就可掌握簡單的為政技巧,但尚武的精神卻不是這樣簡單的培訓能養出來的,這是常年耳濡目染熏陶的,如太宗,身先士卒,勇武堪稱軍魂,一個田家小戶的子孫從三歲開始學文立志,窮文富武,長到二十歲去領千軍萬馬,壓服眾人將身家性命都交給你,可能嗎不過是紙上談兵之輩,戰場局勢瞬息萬變,轉瞬即是生死,如長坂坡之趙子龍數千年有幾人若是三十歲往上,如何打戰”謝大儒說得氣憤。
“所以唐玄宗時漢軍立國的根基關隴世家十不存一,為數不多的兩個死于宮斗,不得不重用胡將,因而外重內輕,國破家亡,這才有了李宣的立國,”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朝為戰俘,暮為大將,呵呵”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大宣百族同為一家”
“那就要有一個更大的超出部族的概念將大家的愿景整合起來”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只可惜還沒結果,就家破人亡,如今有人跟他聊,說到癢處,不免話多了些。
“想象的共同體,民族國家”春華這才明白了曾今的中國的提出是多么的有遠見卓識。
“共同體”謝大儒恰似得了一枚千斤重的橄欖,喃喃自語,“民族國家”
“一群有著共同生活習慣、信仰、愛好各種的人聚集到一起選擇一種自己認可的國家制度,并為之奮斗不已”曾今嗤之以鼻的大學思政教育當同現實聯系到一起,春華發現,原來有些事情是那么的深刻,難怪一直宣傳人類命運共同體。
她當時的老師要是有這樣深刻,她一定上課不看。
她忽然真正的理解了謝大儒的話。
全大宣的學院大大小小上千所,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各個教授有自己的意見,但困于這半個世紀的向君王靠攏,并沒有多少人真正的去研究學問,連教授自己都不知道,還教什么
而世族就不一樣,他們生來不用為吃喝婚姻發愁,可以更多的去研究這些超脫的學問,他們很小的時候接觸的都不是為一只雞,一把糧吵個一塌糊涂的鄉民,是唇槍舌戰為了自己的主張、信仰吵破天,不停的去研究的人,自然比鄉民閱歷豐富,再根據自己的需求,在賢者指導下去學習,自然更容易出成果。
原來,難道現世創新比不上西方其實是因為貴族太少
試問,一個嘗試過人世浮華見多識廣的人,同一個窮的連老婆孩子都討不起吃喝不上的人,誰更有能力更有勇氣去有謀略的搞建設
前者是李世民,后者是李逵。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春華對謝大儒也是對自己說,卻發現謝大儒早離開了,院中央的墓碑洞開,洞門口是一雙木屐。
春華咽了咽口水,往里面看了一眼,只見石墓璧上懸著煤氣燈,墓室中并沒有什么不好的味道,相反,還有春華在宮中聞慣了的蘇合香驅蟲香的味道,這謝大儒只是特立獨行,并不變態。
不知這墓室是否是黃藥師的桃花島,還是林朝英的古墓派
春華搖搖頭,摸了摸老獒的頭,將門拉過,今日受益匪淺,或許,明天還繼續來上課,午休時間已過去半個時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