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味軒又一次火了,火到每天沒開門就有人去排隊,就為了等中午才出爐的兩爐烤鴨。
原本因為初味軒的菜價高,所以吸引的多是中高層的客人,所以對一般的小飯館還沒什么太大的影響。
但是這回卻不一樣了,烤鴨八百文錢一只,其他荷葉餅、甜面醬、蔥絲和黃瓜條都贈送一份,最后還能喝上一碗奶白色的鴨架濃湯。
雖然一只鴨子八百文錢并不便宜,但是跟初味軒其他招牌菜比起來,這一套可是連肉帶主食再加湯都齊了。
尋常食量的人,兩個人點一只鴨子,就能吃得滿嘴油光,又美又飽了。
對于縣城中等甚至中等偏下的人家來說,臨近年根兒了,有地的大多已經買了糧或收到佃租了,花點錢來小小地奢侈一把,也還是能夠承受得起的。
縣城里其他酒樓掌柜,眼紅得牙都快咬碎了,但是又能有什么辦法呢
一個個兒還要特意跑去初味軒吃上一回,看看這個烤鴨究竟有什么魅力,竟然驚動了大半城的人。
但是吃過又如何,這鴨子到底是怎么烤出來的,哪里是吃一兩回就能學會的。
各家店倒也都埋頭在家琢磨,但他們根本不知道,掛爐烤鴨在入爐之前究竟還有多少道準備工序,光是把鴨子腌制一下就掛進去烤,那烤出來的不是干如柴就是黑如炭。
大家也不得不服氣,你就說吧,自打初味軒出名之后,除了店里的菜牌子之外,其他各種細節也都有人跟著模仿,比如伙計們統一的著裝,或是店里統一印著名號的碗盤。
這些都容易學去,但是想要模仿初味軒的菜那可真是難如登天了
別的不說,光是初味軒的那一味高湯,就不是別人能學得去的。
炒菜的時候舀一勺加進去,頓時提鮮增味,偏生還不喧賓奪主,比放什么調料都好用。
拌餡兒的時候舀一勺進去攪上勁兒,做出來的餃子、餛飩都是一咬一汪汁兒,餡料不死不柴,吃得人滿口生香。
這個高湯的配方,不知讓多少人垂涎不已。
店里從封七到最小的韓雙林,都已經遇到過想要花錢收買他,希望能弄到高湯秘方的人。
價位從開始的十兩、二十兩,如今都已經加到上百兩了。
但是怎么加價也沒用,高湯如何熬制,再如何提清,這些配方都牢牢地捏在夏月初手里,連夏瑞軒和王樺都只學了些皮毛。
夏月初最近了解到,表現一直還不錯的李維棟最近有些心神恍惚,經常切著切著菜就神游天外了。
連切絲切片這種簡單的活計,也切得薄厚不均,粗細不一,被曹雁輝訓斥過幾次了。
但是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倒越來越嚴重,三天時間竟切了三次手。
曹雁輝看不下去也管不了,只得告訴給夏月初了。
好在李維棟切配的都是精細活兒,沒有什么需要砍剁的,不然可就不是破皮割肉那么簡單了,萬一剁下來根兒手指頭,古代可沒有斷指續接的醫療技術。
夏月初見他左手劃傷了好幾處,便給他放了半天假,讓他回去好好休息,調整一下狀態。
畢竟是剛開業就在的老員工,總是要再給他一次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