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軍。
這個名字,不僅大齊百姓耳熟能詳,在西夏人心中更是如雷貫耳。
當年薛承的祖父駐守邊境,操練兵士,終生未讓西夏人從自己手里討去半點兒便宜,也操練出一支勁旅。
雖然如今的薛家軍,早已不是當年的那一批人馬,但是薛家軍的精神和實力卻代代相傳,成為大齊最堅固的西大門。
此番竟然將薛家軍從邊境調動過來,足見朝廷平叛之決心。
慶王此番帶來的幾名年輕將領,臉上都有些神色復雜。
“沒想到他竟然沒有直取蓉城,而是埋伏在了這里。”慶王面色不虞地看了眼帳中諸人,“你們就是這樣探取情報的么?”
所有人都深深地埋下了頭。
慶王又問:“薛承帶了多少人馬?”
探子道:“估計有近萬人馬。”
慶王一揮手道:“咱們的兵馬是他們的幾倍,怕什么,難道一個薛家軍的名頭就把你們都嚇傻了不成?至于薛承,不過是毛都沒長齊的黃口小兒,朝廷這是沒人了,才不得不派他出征,更加不足為懼!今日就叫他有來無回!”
慶王雖然表現得十分篤定,但是遠處的廝殺聲隨著夜風隱約傳入人們耳中,簡直比親身參與進去還叫人心中不安。
在慶王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這種不安開始慢慢在營帳周圍蔓延開來。
此時,薛家軍已經跟慶王的人馬交上手了。
精銳騎兵對步兵,即便人數上并不對等,實力上卻是毋庸置疑的碾壓。
薛家軍的人馬,全都是土里血里搏命出來的,即便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渾身也散發著肅殺之氣。
當年薛父被急召回京,臨行前,他似乎已經預料到自己將要面對什么,特意交代副官龍蒙:“無論發生什么事,都要堅守邊境,你們是朝廷的將士,不是我薛家的將士,保衛大齊,保衛百姓才是你們的責任。”
龍蒙當時雖然按照薛父的交代穩住了薛家軍,但是復仇的種子卻早就埋在心里,等待著恰當的時機破土而出。
直到今日,他已經等待得太久了,薛家軍也已經等待得太久了。
這一萬人馬,本就是薛家軍的精銳,都是當年受過薛父操練的人,根本用不著薛承多說什么鼓勵動員的話,一聽說慶王就在前方,個個早就已經殺氣沖天。
大家都摩拳擦掌,緊盯著薛承手中的令旗。
令旗一揮,登時萬馬齊奔!
慶王手下殿后的人馬在還沒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就遭遇到了薛家軍的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