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間每時每刻都有擦肩而過的惋惜,也有生離死別的沉痛,讓過去徹底成為過去的方法就是去做一件過去暗懷希冀卻連想都不敢多想的事。
現在她敢了。
她決意勇敢的回應他堅定不變的初心,余生不再負他念念不忘的深情。
他值得,很值得。
月夜,海風呼嘯,驚濤拍岸。月光如銀般灑在礁石和灘涂上,溫在恒背靠著一面黝黑的崖壁而坐,斜上方有個丈余高的崖洞,里面有座殘破的龍女石像,開鑿得有些年頭了,面貌已風化模糊,半邊身體也塌了。
再往前就是汪洋大海,他們退無可退了。
算算日子,這一走差不多快半個月了,她應當到廣州了。她是在廣州等他呢還是趁他不在又消失了呢?這是甩掉他的良機。想到這,他的心又密密匝匝的疼了起來,他真是個笨蛋啊!她愿意做柴峻的小妾,而他低聲下氣的求做她的護衛,她都不愿意。
帶兵打仗他總有千百種贏的辦法,可對她,他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只剩下厚著臉皮軟磨硬泡。
算了,想再多也無用。人不在了,再去找便是。反正天涯海角都到過了,還能遠到哪里去?
“將軍,咱們還能回去嗎?”身邊一個小兵察覺到他情緒低沉,忐忑的問道。
“能。”溫在恒扶著崖壁站起來,摸著那小兵的后腦勺笑道,“怕什么?一定讓你全須全尾的活著回去娶媳婦。”
小兵見將軍展露笑顏,心安大半,撓著草窩般的頭訥訥道:“我,我還小,我不急。”
溫在恒望著月下無際的海,清俊的面龐微有動容,輕嘆一聲:“可我急啊!”
這些兵將在十里灣被洪水沖散后,躲過馬軍的剿殺,隱匿在山林里。慢慢的結隊,匯聚,小的隊伍數十人,大的隊伍數百人,借著密林的掩護打游擊。溫在恒比較幸運的遇到了一個相熟的都尉,他手下聚集著不少人,他們在林子里搜尋,又接二連三找到了幾隊人,加起來約莫有三千之多。
可是圍剿茶山的馬軍有萬余人,且糧草供給充足,反觀他們軍心渙散,缺醫少糧,硬打毋庸置疑是打不過的。因一同前來的黃三和周敬熟悉這一帶,溫在恒便問起茶山周邊的地況。這一問,倒問出了解困之策。
原來這一帶山底有溶洞,大小相接,深淺相連,傳說洞里有吃人的蛇妖,鮮有人敢去探秘。周敬少年時為了躲避仇家的追殺曾躲藏在溶洞里,發現這溶洞四通八達,深不可測,且有的地方從巖縫里能還望見天光。少年周敬抱著根浮木順著水流摸索了許久竟逃出了生天。多年后,他又回了溶洞一次,劃著舢板東游西逛,里面奇石林立,光怪陸離,令人嘆為觀止。
溫在恒同眾將領商討一番,為今之計只能冒險試一下能否溶洞穿過茶山,如果可以的話,就能神不知鬼不覺的直奔馬為先的老巢而去,打他個措手不及。如今九成的馬軍都在十里灣全力搜捕大都督,僅余少量兵力留守老巢。那山寨本沒什么可打的,但此時馬為先的獨生子定然是留在寨子里的,那小娃娃是馬為先的老來子,寶貝得很。
三千兵將悄摸摸的潛入溶洞,在周敬的帶領下,出奇順利的穿越了茶山,只幾名士兵被蛇咬傷,其余都是些擦碰的小傷。
馬為先一聽老巢被搗,愛子被劫,頓時大驚失色,當即留下數千人手繼續搜山,集合大部人馬回撤。
這樣一來,茶山的危局得以緩解,溫在恒他們卻要面對十倍于己方的馬軍主力。他們且戰且退,盡量拖延時日,不到最后時刻,是不會拿那對母子來交換籌碼。
丟了愛子,馬為先心神大亂,一路窮追猛打,將溫在恒逼至海崖。就在他以為奪回愛子在望時,卻傳來一個讓他絕望的消息。威武軍的援軍到了!不僅剿滅了他留在十里灣的全部人馬,且已馬不停蹄地趕來馳援溫在恒。
是夜,馬為先冥思良久,召集親信部將,說了自己的打算。事到如今,他們已無絲毫勝算,死了也是白死,不如投降。半月前十里灣大捷時有多狂多喜,而今他們就有多喪多恨,功敗垂成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