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慧美看著書而感受一些文字的表達,也在思考,其實人生哪有不思考的時候,靜下來,也就更加清晰的對一些事情進行總結,而對事物背后邏輯進行認知。
人這一輩子,吃穿住行,生活病死,這是人的常態,也是人的生存空間。這也是人的自我認知。
也是存在這個社會而可以存活的基本條件。這也是生活物質的需求。如果不能夠明白,而只有自己經歷過人生的痛苦才會覺得清醒,當然這清醒是我們知道自己到底存活的意義是什么,也是讓自己可以很好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一息之地。
而只有我們在這個世界有了這一方小天地,也確實給了我們生存的空間,也有了生活下去的意義。
葉慧美也會想想過去的事情,關于人情來往,以及親戚朋友之間的相處,除此之外,也是養兒育女。
葉慧美也歷經半生,也只是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樂樂,能有溫飽知足,可以穩定度過余生,這也就夠了。
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也就明白和林振南過這半輩子,能被林振南愛著,也被細微的照顧,也就滿足了!
而不是少女時期對愛情還是一種幻想的階段,而是擁有一個穩定的家庭,穩定的經濟來源,穩定的生活,這樣的狀態也是好的。不求大富大貴,只求順遂如意。
人呀!一輩子累死累活為了什么,不過是為了家庭合睦,而卻因為不知道相處之道而有了分歧意見,自然這也不可避免,畢竟我們是獨立個體,獨立思想,而又組織成家庭,這自然也是牽扯到雙方家庭。而是三方家庭的關系矛盾。當然了我們自然也是有了道理,而其實妥善合理解決,是為了不必要矛盾發生。
有些事情我們可以通過讀書,或是一些有過類似情況而看一下別人遇到這種情況是怎么處理問題,而分析自己應該怎么處理。或是將來遇到這種情況又該如何應對。
有些事情,只有自己經歷才會深刻明白,而告知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清楚的看到結果,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所有的份量,畢竟這是我們對自己的認知還不夠清醒,也是我們是否能夠做到這種程度的理解。
人教人很難以教會,畢竟有些人是不會一下子聽明白,因為聰敏而靈活變通的人是知道如何處理問題,而不需要經歷過多磕絆,而事教人,一學一會。
“如果你少年狂野,而不知世間險惡,那么你又怎么知道世間是如你所見之世間嗎?”
少年輕狂,必有其失。然而輕狂則是需要事磨。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本身錯在哪里,你又怎么知道自己可以正確改正自己呢!
人呀!只有經歷過了,也就才能很好的清醒的認知自己,畢竟輕狂如果不跌跟頭那么也不會很清醒的認知自己,而人懂得道理如果不是切身經歷,那么又怎么會覺得自己可以很好的解決事情呢!
而我們在事上磨,事上練,也是為了自己某一弱點而更好的改變,而清醒的可以讓自己學會本事。也是讓自己可以更快的學會一些本事,而有立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