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曾經問田鳩說,墨子是個聲名顯著的學者。他身體力行起來還是不錯的,但是他講的話很多卻不動聽,這是為什么”
“田鳩回答說,過去秦國君主把女兒嫁給了晉國公子,叫晉國為他女兒梳妝打扮,跟著陪嫁的那些衣著華麗的女子都有七十人。到了晉國,晉國人喜歡那些陪嫁的滕妾,卻看不起他的女兒。”
“這可以說是善于嫁妾,而不能說是善于嫁女。”
“楚國有個人在鄭國販賣珠寶,他用木蘭樹的木頭做了一個盒子,盒子用桂椒等香料熏過,用珠寶玉石進行點綴,還用玫瑰裝飾,用翡翠連結。”
“鄭國人買了他的盒子,卻把珠寶還給了他。這可以叫善于賣盒子而不能說善于賣珠寶。”
“如今有人有著非常多的戰績,幾乎是場場勝利。這只能說明,他善于打仗罷了,而不能說明他善于用兵。”
“打仗是一回事,用兵卻是另一回事。”
李信聽得后腦勺直嗡嗡嗡,開始發熱發癢。
可他也是讀過書的人,很快就反應過來太子在說什么。太子是在譏諷他,會打仗但是并不懂韜略。
“太子,打仗就是用兵,用兵就是打仗。這怎么能不是一回事呢。”
李信嘿嘿笑道。
“上過戰場的人都知道,打仗就是用兵啊。”
在座的眾臣一個個都眸中放著光,耳朵也都豎地高高的。
大家伙饒有興味地看著太子和都尉李信。
李斯一聽這些例子,立刻就想到這是韓非文章里的。
太子曾經得到過韓非的教導,他本就善于言說,都尉李信和他辯論,不能說會輸,而是一定輸得很慘。
扶蘇卻道,“秦君本意難道是出嫁滕妾嗎,他出嫁的是公主。可是效果卻是相反的,因為秦君只考慮到了要讓公主風光出嫁,以彰顯公主的地位超然。”
“楚國販賣珠寶的人,難道他的本意是為了去賣盒子嗎當然不是。”
“楚國販賣珠寶者,他本就是為了去賣掉珠寶,所以才把盒子裝扮的非常漂亮,好讓鄭國的人看到珠寶后想要去買。”
“楚國的商人本來就沒有做錯,甚至他做的非常對。給珠寶潤色,再怎么費力,都于事無補。可是效果卻并不是他所期待的那樣。”
“秦君和楚國的商人,他們本來做的都是對的,可是為什么最終會招致失敗呢。”
扶蘇的話,引起了秦王政的興趣。
而滿朝文武,也同樣被這個問題所吸引進去。這個問題就像個沒有底的漩渦,很多人都陷入進去無法自拔。
李信自然一臉懵。
太子說的沒毛病,可為什么會這樣呢。
李斯也暗暗琢磨,不過他很快就想到了答案。
秦君和楚國商人,他們計劃事情的初衷本來是對的,可是效果之所以不盡人意。那是因為計劃的時候總是考慮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