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君以為,要想讓公主在晉國被尊重,得到晉國公子的厚愛,就需要用滕妾彰顯公主的地位尊貴。可是秦君沒有預料到,太多美貌的滕妾前去,反而讓公主在群芳之中顯得不夠突出。
楚國的商人也確實如太子說的一般,他的初衷并沒有錯。要想吸引買珠寶的人,需要把盒子裝飾的很好看。可是他卻把盒子裝扮的太好看了,以至于讓盒子的光彩超越了珠寶。
當看著扶蘇在殿下侃侃而談,嬴政想到了當初和那個人促膝長談的場景。
望著扶蘇,嬴政腦海里浮現出的卻是那個人的身影。
“有些事情,看著是一回事,但是在不同的場合下,事情的性質卻會發生改變。”
“這用兵和打仗,看著確實是一回事。打仗就是用兵,用兵就是打仗。”
“但是在不同的場合下,事情卻會變得截然不同。”
“用秦國龐大的軍隊力量去攻打所剩無幾的趙國,弱小的代國,狹小的燕國,這時候打仗根本需要運用的韜略只是如何快速的殲滅敵軍。”
“可是當讓秦國去攻打楚國,這時候,情況就會發生改變。”
“因為楚國的地勢特殊,楚國的人數兵馬數量幾乎可以與秦國相抗衡,而楚國因為地緣優勢,已經經營了幾乎數百年,這樣的一個國家,我們要考慮去滅掉它,就應該提前部署,精心謀劃籌備。”
“如果仍舊用過去的思維,認為用兵就是單純的去比拼誰的軍隊數量更多,誰的進攻速度更快,誰的戰車更加牢固,誰的箭矢更加鋒利。”
“那么這時候的用兵,自然就不合時宜。”
“秦君出嫁公主,如果考慮的不僅僅是凸顯秦國的實力,彰顯公主的尊貴,而考慮到未來公主在晉國的處境,那么他就會想到,不僅僅要給公主配備眾多滕妾前往,同時還要讓這些滕妾的容貌都不如公主的容貌,讓滕妾的才能都不如公主的才能,讓滕妾的德行比不了公主。”
“可是秦君為什么沒有能夠做到全面而完善的考慮呢,只想到了其中一點呢。因為秦君在遇到出嫁公主這件事時,他只看到了眼下,沒有考慮到公主在晉國的處境。”
“楚國的賣珠者如果想要賣掉珠寶,他確實應該制作精美的盒子。因為他的目的是要讓精美的盒子去烘托珠寶,為珠寶增加籌碼。”
“可是他在制做了精美的盒子后,應該事先告訴賣珠者,要買盒子就要買珠寶,只有買珠寶才能買到盒子。”
“如果楚國的賣珠者真的這么做了的話,那他才算是沒有白白制作盒子。”
“當一個人見識的事情不夠多,觀念狹小,僅僅局限于小小的一方天地。那么他做起事情來,就總是容易只能著眼于局部而微小的地方,從而讓大局失去控制。”
“要做大事,就要經過深思熟路的謀劃,否則就會在執行的過程中遭遇失敗。”
“如今秦國要去攻打楚國,這要考慮的就是方方面面的事情。首先就要考慮到,為什么我秦國要去攻打楚國,為的自然是一統天下;其次要考慮,秦國攻打楚國未來會發生的各種事情。”
“在攻打的過程中,戰場上會發生什么問題,而戰場后方同樣不可忽視。”
“在攻打完楚國之前,就要做好準備如何在未來治理楚地,安撫楚地的百姓。”
“如果做不好這些,就只能眼睜睜看著,秦君為公主的境遇傷心,楚國的賣珠者賣掉了所有的盒子,最后卷著珠寶回到楚國這樣的事情。”
“如今秦國馬上就要去攻打楚國了,那么要商量為了讓戰爭獲取勝利,就應該不要著急,過分地盯著目標,只會招致失敗。”
“我聽說易經卜卦的妙用就在于,當有疑問的時候才去卜卦求問天地鬼神。卜卦最忌諱的就是心中有疑問,但是卜卦的人前去卜卦時,卻已經在心中事先預設了一個答案。”
“比如,一個大齡未婚的女子前去卜卦詢問她何時能夠出嫁。可是未婚的女子心里很著急,她卜卦的時候心里卻想的是,我今年能不能出嫁。”
“著急出嫁的女子這樣去卜卦,心里想的是今年能不能出嫁,嘴上默念的卻是什么時候能夠出嫁。這樣卜出來的卦,又怎么可能是靈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