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復望著王后。在王后眼里,扶蘇就是挑一頭豬過來也是美的。
“王后言重了。生逢亂世,可恨雖有一身力氣,讀的幾個字卻無用處。得遇太子,已然此生之大幸。若是能夠幫助太子未來安定天下,使得民生富饒,這才不枉此生。”
呂澤干脆壯著膽子把話說明白了,他只跟著扶蘇。
嬴政聽了,自然更加欣賞這個年輕人了。
原本只是隱晦地說一下,可是呂澤直接激發了嬴政的勝負心。
“跟著太子?你知道嗎。太子能給你的,都是寡人給他的。與其跟著太子,不如跟著寡人。”
“大王,強扭的瓜不甜。”
呂澤十分耿直。
嬴政自然一時間不知道說什么。
嬴政覺得今天有古怪,怎么扶蘇身邊的人都不怕自己呢。
還好,李斯等臣子都不在。
這若是被他們看到,誰知道要作何想法。也或許,這幾個人就保不住了。
“文章寫的不錯。但以后還是少寫吧。”
呂澤望著嬴政,又望著扶蘇。
“大王讓你少寫,你就少寫點吧。”
“唯。”呂澤作揖,其實他根本不會寫文章啊。上次只是湊巧寫了一些問題出來罷了。
嬴政望了望劉季。不知道為什么,嬴政總覺得和他有些面熟,似乎是在哪里見過。
又望著后面的夏侯嬰,面貌黝黑,可是一雙眼睛卻是清亮無比。
嬴政望著扶蘇,“你這一回是真的挖到了不少寶貝。”
“謝君父夸獎。只是他們幾人剛剛從沛縣過來,對宮中的禮儀規矩都不熟悉,在咸陽城也沒有什么熟悉的人。微臣又不認識宮外其他大臣。”
“想讓他們掛在少府名下,算作是少府引薦之人。日后在咸陽城定居安家,也好有人照應。”
扶蘇其實已經這么做了,只是他覺得這件事還是和嬴政打個招呼比較好。
嬴政望著扶蘇身后已經跟從了這么多有才干、有抱負的人。難怪這小子現在說話都比以前硬氣了不少。
那一刻嬴政也知道,他所期待的那一棵參天大樹已經長成了。
“你自己決定吧。”
扶蘇眼前一亮。
“謝君父。”
嬴政看扶蘇欲言又止,想走又不走,“還有事?”
“君父,兒臣這次回來,在楚地遇到了不少事。兒臣仔細琢磨過,那么多楚地降卒,把他們留在楚國絕對不是長久之計。臣有不少奏議,想在朝堂上與諸臣商議,由君父裁決到底要不要施行。”
王后看著兒子長成這樣,那是滿心喜歡。
至于嬴政,他可就心思復雜了。
扶蘇在軍事上的主張已經明顯和他的政見不合了。如果再由著他在朝堂上這樣肆無忌憚地發展下去,到時候結果肯定對自己不利。
但誰讓扶蘇是他兒子呢。
這個時候的嬴政,哪怕他知道自己的兒子這么做可能對自己不利,但是他就是愿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手讓他去干。
“明天的朝會,我們正要商議楚地庶民的安置,還有那些降卒的處置。你自己準備準備吧。”
所謂準備,就是根據朝會之前確定的議題,提前想出辦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