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成為《易經》傳人!請周公教我。”
頭發稀疏花白的周公見到高這么說,只是拂袖,“去去去。”
等到高醒來,見到自己的弟弟都在圍著他。
“五哥,你怎么做夢都在背誦易經爻辭啊。”
高說:“我在夢中見到了周公、孔子和老子。他們正在談論國家興亡之事,天地宇宙之理,觀點都十分精辟絕妙。”
“然后呢?”厚持著書籍,站姿猶如青松挺拔,十分瀟灑。
“他們說我日后大有可為。亦是可以成為研究《易經》的一代宗師啊。”
“啊呸,狗都不信。”厚持著書走開了。
公子文也望著高不住地搖頭。
隨后高就把這些話又告訴了自己的老師,年高德劭的老師看著撒謊尚且不臉紅的高,不住地搖頭,“絕無這種可能。”
——
至于其他的大儒們,本著扶蘇對儒學的見解,他們自然也開始重新整理孔子的著述,把那些學生寫的言論和孔子曾經說的原話加以區別。
就這樣,太學又一次被注入力量,活躍了起來。
其規模和聲勢,不亞于當年紅極一時的稷下學宮。
七國的士人,如今都集中在這里。為秦國的大一統,時代的偉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過去,士人做書,基本上不可以署自己的名。但是從今天起,太學里的諸位,若是誰人有著述,可以直接使用自己的名字。”
扶蘇決意解放那些士人。過去很多士人的心血精華因為沒有名位,更沒有工具人脈得以被世人知曉,只能把辛辛苦苦寫的東西,總結的東西獻給有權位的人,冠上他人的名字。
扶蘇這么做,也是為了讓他們擺脫對于權貴的依附。
此舉立刻得到了太學里一眾文士的歡迎。
“太子大義。”
在太學里行走,不是看到正在努力研究經典文書的博士,就是看到一些青年抱著秦簡來來回回地走動,不斷地背誦秦律。
每過幾個月,他們就要進行考核。
他們這一批弟子,都是要去派往楚國的。
這幾天,秦王還打算親自召見他們。
在聽說了扶蘇成為太學祭酒之后,這些弟子們就紛紛找機會來拜見扶蘇。
雖然他們事前就知道太子和他們的年紀差不多。
但是當闖入墨池之后,他們看到扶蘇真的和他們一樣大,心中頓時生出巨大的落差感。
沒想到那么厲害的太子,居然這么年輕,甚至他們有些人的年紀都要比扶蘇大三歲。
灌夫見到這幫年輕學生,自然要出來震懾一下。
“你們從哪里闖進來的?在我發怒之前,趕快離開。”
灌夫持著劍。
這幫弟子看到灌夫,從上到下打量一番,紛紛搖頭。畢竟眼前這個人一看就不是很聰明。
“又出什么事了?”扶蘇聽到聲音,自然從內室走出來。
剛一出門,扶蘇就看到一幫年輕學生,他們穿著黑色的袍服,一個個雙目如炬。
“太子,我們仰慕您很久了。聽說太子您來了,所以我們前來拜會。”
“太子,您得責罰他們。他們私自闖閣。”灌夫義正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