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至于自己的族兄族叔,也有很多人為將。
這么一場安排下來,蒙家和李信都被嬴政整不會了。
大部分朝臣們也實在是猜測不出嬴政的心思。
只有扶蘇、李斯、繚、王綰知道嬴政想做什么。他想不動聲色抬高儒家在秦國的影響力。
讓臣子都對君王畢恭畢敬的。
但是絕對不要認為,嬴政有喜歡又或者想要重用儒家的想法。
嬴政是法家學說的信徒,這一點是絕對不會改變的。他只是看到了儒家對維護自己政權的有利方面,對于儒家所信仰的那套道理他非常厭惡。
什么民貴君輕,嬴政根本不屑。
那這個時候,秦國已經開始了建立皇帝制度最后一場滅國之戰。
這場戰役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扶蘇卻沒有出戰的機會,人待在咸陽。
他整日在院子里練習劍術。
嬴政聽說之后,就把他叫去問話。
“太子怎么總是在家練劍呢?意欲何為?”
嬴政希望自己能嚇一下這逆子,讓他懼怕自己。
結果扶蘇反問嬴政,“君父為什么總是無緣無故欺負大臣呢?”
欺負臣子……這些事根本沒有理由,嬴政想干就干了。
嬴政深感扶蘇非常有他的風范。
他不僅沒有責罰扶蘇,還給了他很多大臣們進獻的寶貝。
回去后扶蘇又在宮里天天練習劍術,甚至于練得比以前更加勤快。
嬴政聽說了,雖然表面上頗有微詞,但是私底下卻認為扶蘇非常像他。
很快,父子兩人居然因為這樣的事情感情更甚從前。
當然,這件事也讓吃瓜的臣子們看呆了。
大臣們眼看著太子不動聲色化解了一場危機,很多人都在夸贊扶蘇。
但是那些三公九卿卻看到扶蘇的權勢非常大了,已經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正在大家感到害怕的時候,父子兩人竟然和好了。
怎么不讓這些三公九卿感到不可捉摸呢。
“沒想到大王是這樣的人啊。”蒙武感嘆著,自己這些天都白擔心了。
繚卻趁機對蒙武說,“這父子兩人的感情,變化莫測。我們身為大臣,要在危險還沒有到來之前,就事先做好防范,以防止未來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蒙武望著繚,他非常虛心地請教,“那要怎么做呢?”
“若是日后大王提議要讓太子外出戍邊,蒙將軍一定要站出來第一個阻止。”
“太子戍邊?大王怎么能做這樣的事情呢?”蒙武發出驚呼。
“在大王眼里,有什么事情大王不可以做呢?”
“只是我去阻止,有用嗎?”
“有用。哪怕所有人都支持,只要你蒙武站出來反對。這件事就無法成功。”
蒙武對繚表示懷疑,只是搖著頭。“這件事還沒有發生呢,等發生了再說吧。”
但是很快,蒙恬、王賁的大軍趕到齊國邊境不久。
嬴政忽然就下詔要讓扶蘇前去荊楚壽春戍邊。
這件事非常重大,在過去的歷史上,沒有哪一位太子曾被君王派出去戍邊。
朝堂之上,群臣都面面相覷,不知道如何是好。
蒙武記得當初繚的叮囑,第一時間站出來反對。
“大王明明之前才封太子為太學祭酒,主持文書典籍修正大事。怎么又讓太子外出將兵戍邊呢。何況荊地氣候與咸陽迥然不同。太子若是前往,若是因為水土不服傷及身體,那對我秦國來說,損害是不可估量的。”
嬴政沒想到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自己的人是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