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陳的看到蒙毅,也一眼就洞穿對方內心。
此時此刻,臨淄城門前,恰好有兩只驕傲的大公雞,它們互相踱步,彼此用眼神打量對方。
在仔細觀察對方強健的雙腿,鋒利的喙后,它們彼此心領神會,各自驕傲地邁著大步向不同的方向走去。
戰國時代的男人,哪個又是好惹的!
一言不合就揍你,三言不合送你下九泉。
蒙毅驅車離去。
陳余則聽人的宣揚,親自來城門口觀望這位秦國太子的文采。
因為人太多,大家都得要排隊才能仔細品味。而且規定了必須邊看邊走,不得逗留。
所以有些記憶力不好的人,一天要來好幾次,排隊很多次才能把完整的詩文記錄下來。
只見城門上掛著的告示牌上列了一長排文字。
最右邊豎著列著《度關山》三個字。緊接著就是原詩了!
天地間,人為貴。
“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車轍馬跡,經緯四極。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鑠賢圣,總統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獄,
有燔丹書,無普赦贖。
皋陶甫侯,何有失職。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勞民為君,役賦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國,
不及唐堯,采椽不斫。
世嘆伯夷,欲以厲俗。
侈惡之大,儉為共德。
許由推讓,豈有訟曲。
兼愛尚同,疏者為戚。”
陳余讀罷,不住地捋須,雙目閃著精光。
陳余看完之后,立刻就在秦軍的驅趕下離開了。
他回到了酒肆里,問靜坐在席上一位年長的士人。
對方比他更具威嚴氣勢。
“詩我讀了。伯夷我知道。可許由是誰啊?”
“許由,這伱也不知道嗎。”年長者睜開眼睛。
“我讀的書少,只有儒家經典罷了。”陳余無奈地低頭。
他就是半個士人而已,只是比士人聰明許多。
年長者感嘆一聲,捋須道,“許由是上古時期一位高尚清節之士。”
“堯帝知其賢德要把君位讓給他,他推辭不受,逃于箕山下,農耕而食;堯帝又讓他做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愿聽到這些世俗濁言。”
“后人把許由和與他同時代的隱士巢父,并稱為巢由或巢許,就是隱居不仕者。”
陳余文采不好,可是記性很幫。那些字都在他的腦海里印下來了,他忍不住頭皮發麻。
“恒陽君到底是讀了多少書,才能寫出這么養好的詩文來。上次那篇《觀滄海》,已經讓我佩服不已。這次又來一篇《度關山》。”
“實在是了不起。說他是當今天下士人第一也不為過。”閣樓外,又一批士人看完回來,在廊道里發出高聲的驚嘆。
張耳捋須,“是啊。他確實很了不起。”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優點。每個人都有讓對方值得佩服自己的地方。
當然,只有很少的人受到所有人崇拜和尊敬。
有人是靠著金錢,有人是靠著地位,有人靠著權力,有人靠著名聲。
但是因為這些而得到眾人崇拜和尊敬的,其實算不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