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生原諒我們,不要將這些事告訴太子。”
“先生不知道。我們過去雖然身在王宮,可是見過的儒生比在齊國見到的多多了。那些虛假的儒生,他們見到我們,百般嚎啕,十分卑順,根本沒有您傲岸的氣勢。”
“您一個人面對我們這些人,絲毫不畏懼。但是我們在咸陽宮里,一群儒生面對我一個人,卻以我為尊。”
孔鮒笑道,“為子張氏賤儒也!這些人,無須為懼。日后也成不了大器。”
聽到孔鮒的話,這些人對他自然更加恭敬了。
因為看到孔鮒,他們立刻想到了如今的五大夫。沒錯,張蒼過去在宮中就是這樣的,不屑與小人賤儒為伍。
“您這樣的賢士,太子日后一定會征召您的。只希望您能夠答應不要把今天的事情說出去。”
“我們也是看您到了驛館雅舍,每天不是撫琴就是看書,這樣的日子得多無趣啊,我們純粹是想逗逗先生您開心。”
孔鮒只覺得有趣,這幾個秦士戰戰兢兢,就是因為發現了自己是……看著像個賢者。
“是啊,一直都聽說孔子很厲害。可是我們從沒聽說過孔子后人有過什么作為。都是我們有眼不識泰山。如今才知道,孔子的后人不愧為孔子的后人啊!”
“是啊,您才是真正的儒生啊。”
孔鮒只是搖頭,“過去的人,都是對人聽其言而信其行;而如今的人,聽其言而觀其行。你們只是聽我說了幾句話,這就相信我了。這可不是辨別君子的辦法。一定要聽其言而觀其行。”
這些秦士看到孔鮒,頓時就對儒家改變了態度。
他們開始紛紛坐在了孔鮒邊上。
“天下的儒生,如果有一半是您和五大夫這樣的賢士,儒家的名聲就會比現在好很多了。”
孔鮒聽到這話,只覺得自己的內心好似被人丟了一塊石頭下去的平湖,現在陣陣漣漪泛起,不能平靜。
這秦士尚且愿意了解儒家,承認儒家;為什么他作為儒生,卻對秦國抱有如此抵觸的態度呢。
君子是不能這么做的。
這些人再三又問孔鮒,問他會不會把這些事情告訴秦太子。
看著這些前倨后恭的秦士,孔鮒很認真地回答他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不會計較這些事的。”
這些秦士謝過了孔鮒,一個個就準備回去站崗。
孔鮒想到這些人方才一直在說,自己是個賢士,太子一定會征召他的。
孔鮒就問他們,“你們的恒陽君,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這群秦士回過神來。
一人道,“太子想讓這河里的水由濁轉清。”
孔鮒低下了頭,“你們的太子,行的是正道。”
另一個年輕士兵站出來說,“太子和大王一樣,厭惡腐朽貪婪的貴族,希望讓勤勞善良的人得到應有的報酬。”
孔鮒聞言,贊嘆說,“你真是一個善良的士兵啊!”
臉上有黑斑的男子,他就想說點不一樣的。以后孔鮒這個男人,恐怕要在秦國成為了不起的人了。
“這就得從大王說起了,大王的功績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太子要接替大王的事業,還想著比大王做的更為出色。所以太子要做的事業,那是不可估量的。”
孔鮒聽了,很認真地說,“做一個霸主,很簡單。但是做一個圣明的君王,那就很難。”
“那有什么。你要是了解了我們家太子,就知道這天下沒什么難事。”
“哦?”
“那你是不知道。我們家太子打從落地,吹牛牛皮沒破過,打仗更是沒輸過!”
“打太子生下來落地那一天,咸陽城上空那是騰起朵朵五彩祥云……”
這些士兵們紛紛圍著孔鮒贊美他們的太子。只是這贊美的方向逐漸走向了他們無法把控的地步。
“太子夜住壽春,夢中見南郡之南有參天大佛。佛白曰,沛縣有天星降世,名喚蕭何,若能得此賢士,日后太子可以躺在宮中不做事,天下自然太平也。”
“豈止啊。太子游獵上林苑,遇到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