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鮒靜靜地聽著,額頭上出現一條條細紋,手心里也冒出了汗。
此時,某位秦國的太子正在雅舍里看棋譜,作為貴族交際之中最常用的娛樂游戲,雖然是地位決定勝負。可是歷史告訴他,掌權者一旦陷入身居高位,恐怕會看不清自己的實力。
扶蘇便趁著閑暇,專心研究棋譜。
而他那忠心耿耿的虎賁衛們,正你一言我一語,將扶蘇從一個人形容成一種神,隨后不由自主地,又在這個神身上添加各種光怪陸離的故事。
孔鮒聽著,眉頭漸漸挑起,當然此時汗水已經流滿了后背。
幸虧將軍蒙恬路過,給他解了圍,“先生不要見怪。”
孔鮒聽得那是滿頭大汗,“秦太子身邊的士卒都是這樣的人嗎?”
蒙恬本來神情嚴肅,神色嚴厲,但是聽到這個問題后,他也頓了一下。蒙恬低聲告訴孔鮒,“基本上只有衛尉劉季手下的士兵是這樣的。”
——
很快,稷下學宮就要召開當時天下所有在野學士都可以參加的諸子百家集會了。
孔孟世家一到,墨門也紛紛前來。
墨門,是扶蘇唯一派人專門去請的學派。
墨子死后,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為了尋找這些學派的領導者,扶蘇花費了相當大的力氣。
很多人都說墨家在秦滅亡后就沒有了,事實上墨家延續到了六朝。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墨家的聲音越來越弱。
其實墨家在被各國吸收進了官所,有的自己消解在了民間。因為墨家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是最講實用、實干的。說是什么就做到什么,這種講究信義的精神恐怕孔子在世都要贊嘆。
最著名的故事,則屬于腹殺子了。
墨家學派對墨家有成就的人稱“鉅子”。從前有個很有名望的墨家鉅子叫腹,他住在秦國,他的兒子殺了人。
秦惠王說:“先生的年歲大了,也沒有別的兒子,我已經命令官吏不殺他了。先生在這件事情上要聽我的。”
腹回答說:“墨家的法規規定:‘殺人的人要處死,傷害人的人要受刑。’這是用來禁絕殺人傷人,是天下的大義。君王雖然為這事加以照顧,讓官吏不殺他,我不能不行施墨家的法規。”
腹沒有答應秦惠王,就殺掉了自己的兒子。
墨家經典里頭,專門把這件事給記錄了下來。兒子,是人們所偏愛的;忍心割去自己所偏愛的而推行大義,腹可稱得上大公無私了。
腹的精神,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個墨家的精神。
所有的墨家弟子,都把墨家的規矩當做鐵律一樣來奉行,非常嚴苛。
扶蘇第一次了解到這個經典故事時,非常感慨,因為就是后世的宗教引領下,也鮮少有人能做到這樣的事情。可是在墨家弟子中,卻有著這樣許許多多的弟子。
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之中,他們墨家的身影也非常活躍。
墨子,他原先師從儒家,后來因為不滿儒家蕭試圖恢復的尊卑等級,所以脫離了儒家,自創學派。
然其先祖是貴族,但墨子卻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平民出身的哲學家。作為一個平民,墨子在少年時代做過牧童,學過木工。
根據記載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領比公輸班還要高明。
也因為本事在身,比起只會口頭說教的那些首領更值得人尊敬。
墨子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布衣之士”
墨子是一個有相當文化知識,又比較接近工農小生產者的士人,他自詡說“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是一個同情“農與工肆之人”的士人。
在當時所有的士人都非常明確地將自己與工、商、農脫劃清界限,仿佛其他人都是泥土,他們是高高在上的云朵,而墨子卻主動接近工匠,成為工匠,幫助農民。
在創立墨學后,墨子及其弟子們墨子最終舍掉了儒學,另立新說,在各地聚眾講學,以激烈的言辭抨擊儒家和各諸侯國的暴政。
因為墨子所主張的言論和他的所作所為,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的手工業者以及下層士人,他們開始追隨墨子,逐步形成了墨家學派,也成為儒家的主要反對派。
【大家堅持一下,熬過去。我也很糾結到底要不要砍掉大一統之前的準備工作。但是仔細想了想,都寫到這份上上,一旦作者道心不穩,急功近利,這本書就沒那味道了。還不如直接一開始寫無厘頭爽文。希望各位讀者理解。
等到陳平到手,就可以全面反攻了。一定寫的精彩,大家放心!】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