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真正可怕的讓靠著不正當手段上位的小人居位,剝削民眾。民眾紛紛丟棄道德,喪失信仰。”
“這種風氣一旦愈演愈烈,事情就會發展到國家難以控制的地步。”
“因為發展到了最后,人和人之間毫無信任,有的只是彼此孤立、對立、互相異化彼此。早晨醒來眼睛一睜,一看到其他人,攀比心立刻起。”
“等國家的民眾到了這個地步。這時候的攀比心已經完全失去了他的正向激勵作用,變得像是毒藥一樣。”
兄弟姐妹之間互相穿一穿,親戚朋友之間互相串一串,祖孫三代之間傳一傳。
“不出三代,國家必定陷入危難。”
扶蘇說罷,又盯著邵平。
“你怎么看這些事?”
邵平被扶蘇的激烈陳述問的懵了,過了好一會,他才緩過神來。他還先回憶了一下,他們一開始聊啥來著,怎么直接扯到了社會風氣上。
邵平作揖,“臣大概明白太子想要做什么了。只是這除山中之賊容易,除人心中之賊可謂萬難啊。”
扶蘇就說:“賊,不一定要除掉,把他們趕跑就可以了。這個世界上,偷竊這種行為是不會消失的,也許偷竊這種行為,本來就不該被定義為偷竊。”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行為是沒有辦法消除的。但是對待這些社會亂象,恐怕要得弄清楚,這樣才能從根源上去紓解。”
邵平就問扶蘇,“敢問太子,太子打算怎么趕跑賊。”
“自然是讓清正賢明之士居于上位。曾幾何時,為了爭霸,諸侯國上下無所不用其極。在那種狀況下,被迫選擇一些手段是沒有辦法的。”
“但是今天,戰爭都已經結束了。難道還要壓抑君子,讓小人掌權嗎。”
扶蘇一早就發現了嬴政理政的弊病,為了集中權力,所以讓小人掌權。但是他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按照易經上的道理處理小人。
在易經之中,君王是可以任用小人的。因為易經講的就是變。但是你用完小人,可以繼續留著他們,要給予他們財物,但是絕對不可以繼續再使用他們。
當初使用小人,不就為的是扭轉乾坤,使得天地風清氣正嗎。但是在用完了小人之后,卻又不能夠及時使用君子,讓君子來治理國家,這就是他后期執政最大的失敗。
邵平聽明白了扶蘇的話。
“所以太子是打算,借著這次諸子百家,為秦國選拔一批清正廉明之士。日后讓他們執政?”
“汝漸知吾也。”
邵平就忍不住擔心起來,“此事恐怕只能為少數人知曉吧。若是太子您的心意傳到了咸陽,他們恐怕不再會支持太子了。”
“我可是來消除威脅秦國的不利因素的,和朝中大臣們利益是一致的啊。”
邵平心里擔憂,可是又忍不住想笑。
因為扶蘇太聰明了。
他把所有人都給騙了,他說要來為帝國鏟除異己,實際上是給自己招攬人才了。太子你可是真的大公無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