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張蒼和蒙毅兩個人低語一番,并沒有什么好的結果。
二人本想搪塞,可是孔鮒抓著不放。
張蒼甚至暗示孔鮒,不要因為這些事情失去面見扶蘇的機會,只要表現好,日后為官不是難事。
現在全天下的士人,他們最缺的不就是表現的平臺,缺乏表現的對象嗎?
孔鮒并沒有輕易落座。
直到劉季一把甩開一直拉著他的曹參,他大吼一聲。
“太子讓我們幾個來,就是為了給全天下人的交代。倘若你們連我們幾個籍籍無名之輩都說服不了,又能說服誰呢!?”
“難道你們覺得,連我們這些讀書少的人都不能說服,就能去說服我們秦國的太子或者身在咸陽的大王嗎?”
“又或者是連我們這些讀書少的人都尚且不能被說服的道理,打算留到后世,讓子孫后代笑話我們嗎?”
孔鮒頓時被劉季這番話說的啞口無言,甚至臉色微微發紅。
正在叔孫通羞恥憤怒不已,打算拔劍殺了劉季這個惡賊的時候。“師傅,他們欺人太甚。”
孔鮒卻攔下了叔孫通,“非也。”
當著眾人的面,孔鮒對著劉季作揖,“先生說的是極對。如若我們今日說服不了四位,反而是我們無能。太子的做法,正是為了考驗我們諸子百家。”
原本緊張兮兮,打算讓儒家展翅抗住一切驟風暴雨的諸子百家聞言,紛紛緊張起來。
孔鮒的意思是,太子和秦國這么安排,不是去羞辱他們,是為了真正考驗他們的實力。
劉季聽到,剛剛‘跑’了兩步的他自然開始‘大喘氣’。
“這才對啊。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連我們都不能說服,你們所信奉的法則和道理,又怎么可能讓庶民執行呢。”
孔鮒因為劉季的這些話,感覺對方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人。
張蒼心里積攢了許多不滿,這個劉季搶了他的風頭不說,還整了這么多幺蛾子,他大罵儒家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和太子的老師,都是儒家赫赫有名的人物啊。
張蒼繼續了主持,在冗長的說明后,做了個簡單的介紹。
“這四位分別是衛尉劉季、衛率池武、執戟郎馮敬、中庶子曹參。”
“四人將一起質辯,輪流對諸子百家發問。”
“第一輪,正是儒家。”
剛剛才緩和的氣氛,一度又開始劍拔弩張起來。
孔鮒帶著叔孫通,孟氏弟子,荀卿后人,十個人一同上前。
他們坐在團席上。
而馮敬四個人則坐在長案前。
四個問十個,看起來還是儒家占優勢。
馮敬極聰明的人,他感覺這個劉季有點東西,太子安排他上場,不可能因為腦子昏了。
也許,他所說的那些話,真的是太子的真實想法。
所以馮敬沒有做第一個問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