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曹參和地方秦吏,一同重新擬寫判決,隨后等著讓他們共同簽字畫押。
期間齊姜忽然請求說,她有事要暫時離開,在一炷香內會趕回來。季布大手一揮,“去吧。
蒙毅想著自己過去所見到的地方案例,還有地方秦吏的匯報,他一向知道秦法的推行是任重道遠。
但是自今日這一案例之后,只怕這個案子要轟動一時了。
因為它真正的阻止了下一段悲劇發生,盡可能維護保護了下一代,這對民眾來說有著極大的安撫意義。
而且處理這樣的案子,也是給天下秦吏一個公然的案例典范。
“我看這次的案件,可以被寫入【封診式】了。”
蒙毅感慨著。
曹參也道,“是啊。”
“《封診式》是什么?”季布好奇。
曹參禮貌地介紹,“我秦國的法律,相當完備。有秦律法律條文十八種,也有《封診式》。《封診式》是收集整理過去地方官吏斷案的實例組成。這些實例,都是經典范例,用于地方官吏作為參考。”
“我看等到這個案子一被公布,秦法的威信將被大幅提升。”張蒼忍不住議論,“這個案子,涉及到的方面太多了。很值得研究。”
“這夫妻之間相處,到底要不要法律規范?夫妻離異,孩子的教育撫養又該怎么做。后母對待孩子,如有虐待行為,誰負責報官,官怎么落實。”
蒙毅則補充了一個問題,“我看原先六國百姓之中,有很多女性在離異之時沒有法律保護。這些人一旦被家庭拋棄,恐怕會對治安造成極大的問題。”
“我看家庭不和睦,這是古今千年以來都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是正是家庭不和睦,導致底層怨氣充斥啊。”
蒙毅、張蒼、曹參三人圍著一條祭案展開了詳細的論證。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說著。
“太子此舉,對天下秦吏未來治理地方,都大有裨益啊。”
馮敬、季布、劉季四個人只能被晾在邊上,他們倒是很想說話,可是根本插不上嘴。
因為他們能做到引經據典,張口就是列子、孔子、孟子、韓非子;而季布幾個人,他們的開場白則是‘我認為……我覺得……’諸如此類。
這一開口就輸了啊。
不止是他們三人,就是士兵,也只能在一旁用羨慕的眼神望著這三個人。
他們三人談話的氣勢,就好像是將軍在戰場上帶著士兵沖鋒陷陣一般,勢不可擋!
又如巍峨之高山,不可撼動;又如崩騰之大河,氣勢洶涌。
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著對于公平和正義的渴望。而在這樣一個人命如草,到處都充斥著暴力和混亂無序的世界里,這樣一個典范案例,無疑是最鼓舞人心的良藥。
三人本來沒有什么交集,在聊到這件事時,卻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但是因為他們三個談論的內容太過艱澀,過于理論化。
一時間讓其他人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才學淺薄。
很快,夏侯嬰和劉季等人都開始圍著季布說話了,“沒想到,季布還真的會審案子。”
“斷的好啊!這不就真相大白了。”眾人欣喜。
“斷的真快。季布,你可真行。看不出來啊,這么復雜的案子,伱居然能辦的下去。”
季布春風得意,終于被他露了一手,自然開始對著兄弟們夸口。
“這有啥的,人活一口氣,看得出來,雙方都憋著一口惡氣,我就是要讓他們把話說開,把這口惡氣給吐出去。等吐出去就好了。”
“我小時候,我兩叔公天天打架,都上六十的人了。成天打架,為老不尊,成何體統。”
“為了保住老季家的名聲,我就把他們兩一起裝在筐子里,放在船上,讓他們倆隔空對罵。等兩方罵舒服了,事情也就了了。第二天兩個人有說有笑的,我就回去。”
眾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