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差不多。太子就算要出師,也得有名。”
——
時間就這么慢悠悠地過,嬴政不采用扶蘇主張的用墨家思想治理天下,實在是他最大的敗筆。他在自己拖垮大秦帝國。
嬴政不相信對民眾好,可以幫助自己統一帝國,開始走上與民眾希望背道而馳的道路。
收天下之兵,成十二銅人;集天下之人,建始皇帝陵;集天下之財,充一人之庫。大秦帝國建立不久后,嬴政就開始動員全天下人給他的偉夢添磚加瓦。
對于庶民來說,那幾年真是最痛苦的日子。
家中每一個人,都要被動員起來,男的種地、出征、戍邊、打礦;女的生娃、帶娃、照顧老人、做手工、洗衣。
干就干吧,這勞動成果還落不到自己手里。
所有的勞動成果,都被嬴政忠心耿耿的士兵給帶走了。
蒼穹之下,分散在中原大地上的秦卒,他們像是勤勞的螞蟻,挪動自己小小的一點,每天都不斷往返咸陽城和函谷關外各地,搬運各類物資,然后恭恭敬敬,一點不剩地獻給他們的蟻后——嬴政。
而庶民從早忙到晚,家里只剩下能夠讓自己不至于餓死的食物,不至于讓自己凍死的衣服。
秦國的士卒,對秦王政,有著一種別樣的信仰。他們敬愛他,把他當做神一樣侍奉,絲毫不曾怠慢。
整個天下,到處都在動土。挖礦的聲音從地底傳來,伐木的聲音響徹森林,程亮的刀斧鑿進鑿出,一棵棵大樹就此倒下,一座座山頭禿了。
咸陽城郊壩上的退休老兵們一瘸一拐站在田間地頭,看著那些不知道被嬴政從哪里拉來的壯丁給嬴政伐木運輸,忍不住問,“這始皇帝想要干啥啊?天天伐木,這一帶的林子都被他給砍光了。”
“想上天唄。還能想干啥。”
“我看也是,就差和太陽并駕齊驅了。老秦人的血,都被他給抽盡了。”
“這話還是別說了。小心傳出去,我們幾個都沒命。”
“怕什么,現在全天下誰不在罵他。”
一些曾經為嬴政出生入死的老兵們在地頭上罵罵咧咧。他們已經三年沒看見自己的兒子了,明明知道被調去哪里了。但是寫了信就沒回過一封。
女兒嫁了人,就像是牲口一樣,沒有丈夫幫襯,整天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
現在的秦國,比四年前攻打楚國情況都要更為難看。過去墻頭上都是婦女小孩老人,現在倒好,墻頭上已經沒有人了。
所有人都被抓起來干活、干活、干活,沒完沒了的干活。
這期間,六國亡國貴族總是在指責嬴政,“他太霸道了。憑什么天下都是他一個人的!”
在戰爭結束前,秦國的將軍大臣們覺得霸道是嬴政的優點,等到戰爭結束,他們連點殘羹剩飯都沒分到,就開始心理失衡,和地方豪族、六國貴族一起痛斥嬴政了。
“他太霸道了。早晚自食苦果。”
距離嬴政在全天下統一度量衡,頒布法令、文字,已經三度花開花落了。
當人忙起來,時間就過得飛快。
不知不覺間,三年過去。
馮綰綰所看到的只是嬴政和王后不合給王宮帶來的危險。
嬴政面臨更重大的問題不在于他冷遇皇后,讓家失和。因為在天下人心目中嬴政從來都不是個好典范。
而是一個只有扶蘇發現了巨大問題。
嬴政一時間失去了王綰和隗狀這兩個真正懂得如何滿足嬴政那膨脹無度欲望并且能夠維持國家經濟民生大事的人。
但是嬴政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到底損失了什么,放眼整個大秦,都根本沒有人能夠替代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