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扶蘇外表看起來清風霽月一個人,可是他卻喜歡翻看那些讀來讓人感到陰暗的書。
不免讓人困惑,扶蘇的內心到底是怎樣的。
“有個人說,美,只不過是一瞬間的感受,只有真實才是永恒的美,而真實絕不會美。我卻不然,我喜歡真實,真相固然鮮血淋漓,可是卻有一股別樣的美。”
“鮮血淋漓,也有別樣的美?太子莫要騙我。”
扶蘇望著馮綰綰。鮮血淋漓它不是美,它是一種,很特殊、很……
算了,說了她也不懂。
“這種美并非是世俗意義上的美麗。”
曜瞪著大眼睛,聽到扶蘇這么說后,果斷地將頭扭開。
“太子,有一封信。”
扶蘇和甘棠夫人都很詫異。
因為扶蘇長這么大,還沒收到過他人的信。
信是私人往來用的東西,從沒人給扶蘇寫過信。
扶蘇驚訝之余,還是把已經被宦侍檢查過、確認沒有問題的信件打開看了一下。
信件的署名是四個秦吏,他們列上了自己的姓名。
寫了洋洋灑灑千言。
仰慕扶蘇的話,就占據了二三百字。
之后正文大意才說明心意,“如今天下眼看一統,實則帝國內部危機重重。太子先知先見,打破秦吏選拔的標準,允許五級軍功爵制子弟也可入學室為秦吏。”
“我等深沐太子恩義。”
“這些年戍守在外,一直安心為皇帝陛下效力,處理法律文書,從來都是兢兢業業,不敢有所亂為。”
“……”
“只是可惜,秦律嚴苛,猶如漁網網眼。繁雜過甚,反而畫地為牢。唯恐秦國會因為秦律使得自身深陷泥潭,不可自拔。”
“政令與法律,實在是時時沖突。黔首怨聲載道。”
“……”
“太子提出一系列關于改革秦國、修改《秦律》、制定全新的治國思想一系列本該大有作為的主張,那時太子面臨重重壓力,敢公然提出。”
“可惜我等當時年少,不明太子苦心。如今身在關外,親眼看到積弊陳柯,恐怕非得以太子為首,發起改革,效仿商君,否則國家危矣。”
“我們四人,只是微末之身。本不該打擾太子清凈,奈何地方危機重重。政令法度交錯,盜賊成群,無辜民眾反倒受害。”
“這時,我等方才頓悟。太子先見之明,但愿我等愚昧之人察覺為時未晚。”
“乞請太子為皇帝陛下分憂,為天下生民立命。”
“愿隨太子亡羊補牢。”
扶蘇看到信后,再三看著落款。
“情況都這么嚴重了嗎?竟然到了幾個名不見經傳的秦吏派人送信到我手上。”
還是說這是一場陰謀詭計?我未曾在朝中樹敵啊。。
“這信是怎么送過來的?”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