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侍從聞言,一個個兩眼放光,擦著自己臉上的汗水,一個個對林信叩頭作揖。
“謝令史。”
侍從們紛紛丟下文書,紛紛跑去后殿歇腳喝酒去了。
信望著那些堆積起來的奏疏后,那一刻,他的手臂都在顫抖。
好奇心驅使他打開了那些尚未被封好送去其他官府機構的文書。
其中竟然有大夫茅焦的諫言。嬴政對他的勸諫沒有批復。這種是要被燒了的。
再有就是各御史乃至大夫的奏疏,其中有張蒼的、有蒙毅的。
張蒼的奏疏,林信看到署名之后,黑著臉徑直丟在了一邊。
其他大夫,其中有東園公唐秉的勸諫。這是一篇洋洋灑灑的諫文,內容多達三千言。
對嬴政的勸諫多達三十條。
關于秦始皇陵的擴建、頻繁拉動民夫前往咸陽徭役的后果、頻繁下令讓民眾異地群居搬遷招致非議……
諸如此類。
信看著,眼珠子瞪大。
他吞了下喉哽。
這些害處,可都是實打實的。
但是讓信感到難過的,不是這些大臣們冒著觸怒嬴政的風險寫下如此多嬴政施政的種種過失,明明嬴政已經廢除了謚法。
這些大臣固然忠心為國,可是信對這樣的行為并不感動,因為他自己就是這樣的人。他覺得這才是大臣應該作為的。
信仔細記下這些臣子的名字,他認為這些人是未來大秦帝國的棟梁之臣。
往往特殊情況下,就能顯現出一個臣子的品質了。
比起臣子盡忠,信更難過的是嬴政對這些諫言、奏疏的充耳不聞。
而信也漸漸了解了嬴政。
看到這些奏疏的嬴政,氣得火冒三丈不說,不會為他不聽取諫言而覺得有什么。反而會為自己沒有殺了他們而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德行涵養極高。
許多大夫、御史,多次上書請嬴政停止攻打南越,這會使得君臣背心、耗空國庫。
信看到這些堆積起來的奏疏后,那一刻,他的手在顫抖。
信望著奏疏,不知不覺,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了。
他不知道的是,期間他認真看奏疏的時候,被兩個送奏章到來的小宦侍給看到。
好巧不巧,這兩個人曾經是趙高的手下。
他們看到信大駕光臨后,立刻使出老手腕巴結信。但是信根本不吃這一套,還冷遇他們。
在看到這一幕后,這兩個人立刻撅著屁股來找他們前‘老大’。
趙高在看到這兩個小雜碎之后,也是一肚子的氣。自己被貶黜后,他們兩可對自己落井下石過。
但是聽到他們對自己說信的種種不是,趙高立刻壓住了怒火。
“你們是說,尚書令信偷偷看了奏疏。”
“這……怎么能是偷偷看的呢。只是看了而已。我們可沒指證什么。只是看到趙常侍,和常侍聊聊天罷了。”二人鬼精鬼精的,現在的趙高論地位還不如他們兩呢。
他們也犯不著對趙高卑躬屈膝的,好像顯得他們是來獻媚似的。
趙高聽明了之后,只能咬著后槽牙,恭恭敬敬送走這兩個人。
這兩個小雜碎固然讓趙高恨得牙癢癢,但是他也意識到,林信這樣的人,在宮中樹敵太多,底下的人恐怕未必對他滿意。
這就是自己的機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