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些因為戰敗被拉過來做工的降卒,劉季也沒有苛責他們做什么。
一來都算是楚人,二來劉季對待自己的手下的兄弟們一向極好。
他總是堅定地認為自己是他們的再生父親,此生有著好好照顧他們的責任和義務。
于是陽城的工匠們,當他們干完這個月的額定任務后,劉季就直接給他們放假了。
劉季尤其喜歡去礦井出來休息,不會強行按著他們。
慢慢地,大家都被劉季這種松弛自然、散漫樂觀的精神給感染了。
于是當劉季在屋子里呼呼睡大覺的時候,工匠們都在趕快地干活,等到劉季睡醒了,他們也可以休息了。
人類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經常以群體組織形式活動。于是在這個文明進化的過程之中,領袖的好壞影響了太多!
劉季的作為,一舉一動都極大的影響著身邊的將士、礦工頭兒,還有那些前來的降卒。
除了思念家人之外,其實他們的這種每天干很多活的生活比之前更有充實感。
畢竟在礦場這里的生活,欲望的空間被壓縮到極致,繁重的工作讓每個人的肉體受到折磨,精力在汗水之中流失,充足的睡眠結束后清醒的大腦總是會幫助他們感受團體寫作干活時的興奮和愉悅情緒。
人始終是觀念性的動物。在他們滿足了吃喝的需求之后,注定要追尋更高層次的東西。當他們認定了劉季對他們的行為值得贊賞,和以往楚國貴族們奴役他們的方式有顯著區別后,他們自然開始死心塌地地跟著劉季。
畢竟大部分人,都能夠在這種合理的工作強度下,通過扎扎實實的勞動,流出汗水后感到滿足。
雖然有少數不甘心的野心分子,他們堅信自己這輩子活著是要來出人頭地,而不是在這受驅使奴役的。固然不甘心,可是這里沒有他們使壞的空間,所以他們的危害等于零!
劉季在做亭長時,喜歡戴用竹皮編成的帽子,他讓掌管捕盜的差役到薛地去制做,經常戴著,到后來顯貴了,也經常戴著。
以前在咸陽宮里做事,必須要穿發放的衣服,戴規定的帽子。但是在咸陽城居住的劉季,一回到家就會戴上這個冠子。
后來等到他來到了陽城,沒有人看管他。他就天天戴著這頂竹皮做的帽子。
好看——還環保。
因為他是一個極其富有人格魅力的領導,慢慢地他的作為和他的帽子一樣開始被人愛戴。
工人們給劉季的竹皮帽子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劉氏冠”。
在劉季趕到新鄭之時,這個劉氏冠已經風靡陽城了!
而他手下的工匠們,在早早做完工休息后,也在自己制作這樣的帽子。
在陽城礦場里,幾乎人人都在戴這個‘劉氏冠’。
——
比起果實、稻谷那樣沉甸甸的豐收,扶蘇為大秦帝國網羅的人才,也在發揮著他們的實效,不斷地瓦解著六國庶民和秦國的矛盾,消除雙方的芥蒂。
這一個秋季,對于扶蘇來說,是謂小豐收。
前方還有更大的財富在等待著他去揭曉。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