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奏疏到他手上時,嬴政還有些不自信。他甚至有些焦慮不安。
慢慢地,竹簡還是被打開了。
嬴政望著上面舒展美觀的字跡,確信這就是他兒子親筆寫的。
這大概是一篇讓嬴政永生難忘的文章了。
初看前三段時,嬴政還沒想到它會是一篇諫文。
因為文辭過于優美,嬴政甚至差點聲情并茂在大殿里吟誦起來。
好文章,總是合韻律的,只是看著就是有想讓人誦讀的感覺。
【秦并兼諸侯山東三十余郡,繕津關,據險塞,修甲兵而守之。秦人阻險不守,關梁不闔,長戟不刺,強弩不射。】
只是看著看著,嬴政眉頭一皺。他發現這篇文章不太簡單,一時間嬴政頭上的汗冒出來了。
【臣唯恐布衣之士他日以戍卒散亂之眾數百,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鋤櫌白梃,望屋而食,橫行天下。】
(望屋而食:指行軍不帶糧草,就地取食。)
【屆時楚師深入,戰于鴻門,曾無藩籬之艱。遂而山東大擾,諸侯并起,豪俊相立。】
嬴政看到這兩句,頓時大驚失色。
左右看著嬴政這樣,一個個都嚇得不敢呼吸了,他們的動作也漸漸變緩,唯恐弄出什么聲音來。
就像是森林里本來活蹦亂跳的小兔子,忽然看到大豹子睡醒了,一時間嚇得腿都軟了,悄咪咪躲在草叢里。
【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也。自繆公以來,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為諸侯雄。豈世世賢哉?其勢居然也。】
嬴政看到這幾句,自然忍不住跳腳。意思是秦國之所以能有今天,是因為地理戰略位置優勢,和先王們的努力、德行無甚大的關系是吧。
都看到這里了,嬴政也就知道,今天這篇文章寫出來到底做什么的了。
這并不是一篇夸耀他功德的文章。
扶蘇總不至于來罵他老祖宗們的。
【當此時也,世非無深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拂過者,秦俗多忌諱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為戮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鉗口而不言。】
【上主失道,忠臣不敢諫,智士不敢謀,天下已亂,奸不上聞,豈不哀哉!】
【先王知雍蔽之傷國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飾法設刑,而天下治。】
【其強也,禁暴誅亂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諸侯從。其削也,內守外附而社稷存。】
【故秦之盛也,繁法嚴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內畔矣。】
【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歲不絕。秦本末并失,恐不長久。由此觀之,安危之統相去遠矣。】
五序:公、侯、伯、子、男五爵,代指分封諸侯。
【野諺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有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