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是時,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王、武王蒙故業,因遺冊,南兼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
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當是時……常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
【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遁逃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于是從散約解,爭割地而奉秦。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鹵。】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強國請服,弱國入朝。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日淺,國家無事。】
其實看到這里,嬴政就知道以后這篇文章要流傳于世了。
可惡,寫的實在是的太好了!
雖然文采華美,但是沒有那種空洞之感。都是有理有據的。
這已經可以和李斯的文采相提并論了。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嬴政頓時有了年少初次為王時看到李斯文章的感覺。
這人有才!
就這么著,扶蘇用文意挑起了嬴政的怒火,但是也用自己的才華把嬴政的怒火給降了下去。
嬴政能成為秦始皇,讓當時和后人們都老老實實喊他祖龍,絕對不是只有兩把刷子的人。
嬴政在看到這篇諫疏時,其實心里有個大體感覺。扶蘇似乎是承受了某些壓力來寫這篇文的。
因為扶蘇寫的諫文,大體內容實質上還是圍繞著兩個字來寫——分封。
情況已經很明朗了。
嬴政看到奏疏之后,其實已經猜測到在扶蘇給皇后守孝期間都發生了什么事情。
嬴政開始揉著頭,思考到底要不要繼續把這篇冗長的文章看下去。
因為他兒子從寫這篇文章上來的時候,其實心思已經很明顯了。
現在,嬴政不能再說自己的兒子羽毛都沒長齊就想著出去飛了。
嬴政有預感,一個跨時代的紀元,要從這份奏疏開始了。
畢竟扶蘇的思想,連嬴政自己有時候都感到無法理解。雖然嬴政自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就是相信他是對的。
【及至陛下,續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百越之地攻打也已經四年了,固然陷入泥潭,死傷無數,可是還是有成效的。
至于蒙恬將兵北面,也是已經發生了的事情。嬴政信任蒙恬,而藍天大營精銳皆在北地,嬴政會把藍天營的精銳交給蒙恬,也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