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嬴政歷史上他享年五十歲,可是在秦國執政時間長達三十九年。
現在嬴政也已經執政長達三十二年。
如此漫長的執政時間,在秦國歷史上幾乎是僅僅次于昭襄王之后。
這就意味著,嬴政的政治根基非常深厚。
否則也不至于發生了這樣大的事情,可是太學里的消息還能傳到他的耳朵里。
趙高是奸臣,可是沒有了趙高,還有趙三、趙五啊。
嬴政還是能夠通過那些平日里得罪了忠臣的小人快速得到消息。
其實說實話,小人在政治場合上,是真的比君子更受皇帝歡迎的。因為小人不管什么仁義禮智信,在某些特殊的政治場合上,他們不會考慮什么家國大義。
他們只相信一件事,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嬴政對他們好,他們就全盤無條件聽從他的命令。
所以換誰來,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有著三十二年的執政經驗和積累,嬴政立刻召見了李斯、周青臣。
現在的嬴政,不敢貿然相信其他人了。
他要奪回自己的權威和勢力。
這需要對扶蘇進行短暫的忍讓,甚至于示弱。
嬴政神色一如往常,外人難以揣度他現在到底是什么心態。
嬴政能夠相信的,只有李斯和周青臣這幾個人。因為他們曾經得罪了太多人,那么只要自己失去勢力,這幾個人必定會被人聯合起來絞殺。
嬴政的政治能力,絕對是非常高的。只是可惜,他的內心深處始終深藏著童年的陰霾,他似乎痛恨底層,對底層的民眾總是寧可扒掉他們一層皮,也絕對不讓他們過上一天好日子。
李斯、周青臣、姚賈,那是在家急得跺腳啊。
如今太子殺了趙高的事情,已經風聞咸陽,要不了多久就要傳到天下。一旦太子得位,他們必然會被太子這樣的人給砍了。
所以嬴政一叫他們,這三個人就立刻來了。
嬴政也不廢話,關上門、打發走了奴婢,開門見山道:
“朕聞言,孔鮒評價朕多年失道,太子殺趙高實則是行正道。是以天下人聞言都會稱贊太子。是這樣嗎?”
細心的李斯發現嬴政今天沒有配他的長劍……
自從經歷了那日的窘迫,嬴政羞憤不說,還十分氣惱。怎么可能還會繼續佩戴他的長劍呢。
所以嬴政干脆不配劍了。
這個政治場的高手,太了解對敵人示弱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方式。
于是嬴政開始裝作自己聽從諫言的樣子,圖謀一些大事。
面對嬴政的問題,姚賈、周青臣兩個人大眼瞪小眼,都不敢說話。
李斯年邁,可是身體倍棒、精神也很好。
聽說了這么大的事情,心里也沒有驚慌。
“恐怕是這樣。”
李斯冷峻的聲音與章臺殿里的空氣互相磕碰,銅爐里的炭木又發出為熱火蒸發水汽嘶嘶的聲音。
姚賈和周青臣的心,像是冬日里潑在燕北的水,迅速凍結。
二人開始瑟瑟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