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正因為是多族系、多文化匯合地帶,就沒有一個能號令各小方國的政治實體,整個社會是松散的方國林立格局。
而不像廣西地區,在戰國前后出現了西甌、駱越兩大方國的相對統一格局。
這種地理格局和歷史因素并重的情況下,使得在原本的歷史上秦始皇統一嶺南戰爭中,第一階段就很快打下廣東地區,幾乎沒有遇到什么大的阻力。而在廣西則打了六年之久,并且是以“伏尸流血數十萬”的代價才能統一廣西及越南地區。
當下,正是扶蘇前往南越之際。
中原和未曾大規模開發的百越文明,已經在戰火之中結下了血海深仇。
而雙方同時處在巨大的痛苦之中。
第一路秦軍和南越的接觸,順利的平定了東甌和閩越,在此區域設置了閩中郡,但其他四路秦軍受到地理自然因素,行軍及糧道都很困難。
百越地區約有50萬人,適戰青壯年大致有5萬人,百越軍隊是聯合體,其中以西甌國為主。
盡管百越土著人員很少,武器也落后,但抵抗情緒非常高,甚至不惜與猛獸為伍,戰事異常激烈。
在占領了廣東地帶之后,秦攻打百越的第二年,因為戰事進展緩慢,且死傷很大。
人就是這樣,死了其他族類的人,心情不會有多大起伏。
可等到死了的都是自己的弟兄之后,秦人集體都開始憤怒了。
負責主持整個攻打百越戰役的主將尉屠睢心情變得暴躁,他濫殺了一些無辜的百越原住民,這引起當地人憤慨,讓堂堂秦國的國尉被暗殺!
秦軍猶如陷入泥潭,舉步維艱,后來因糧道被百越軍毀去,雙方進入對峙狀態。
此戰為秦與百越的第一次戰爭,也是最激烈的一次,秦軍50萬人死亡達到30萬,百越軍5萬人,到最后6000人不到。
秦軍這次戰爭所動用的部隊還是以之前滅楚國的部隊為主力,但是為了適應南方作戰,秦軍這50萬大軍中也有不少于10萬人的原楚國部隊。
這么看來,為什么嬴政會不擇手段去攻打南越,其目的也就很明顯了。
事實上軍功爵制的反噬讓嬴政一度難以鎮壓,所以他需要一塊硬骨頭挫挫秦軍的銳氣。
不僅如此,楚地那么多的降卒,即便十萬又十萬挖礦的挖礦,修陵墓的修陵墓,可是還是剩下許多有生力量。
嬴政可沒扶蘇那么善意,在他看來,只要這些人活著,就會成為自己的威脅。
為了讓自己能夠高枕無憂,他選擇用最殘忍的方式,讓這些家伙去啃百越的硬骨頭。
【和各位讀者商量個事情。我計劃以后每天更新兩章,每章3000+。但是總是動力不足,雖然有時候早起了,但是打開電腦沒有碼字的動力。
所以我希望各位讀者,可以平時追書多發點評論。
如果每天最新章節評論,單人單條評論累計到十條,我就給大家更新六千。否則我每天就只能這樣毫無動力和激情的碼字,而大家也看的劇情很墨跡。
希望讀者們配合一下,皎皎鞠躬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