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和他們只想著讓民眾服從、聽話,好盡力使用壓榨他們,卻從不思考如何能夠讓他們生活得更好。
于是矛盾變得越來越多,犯罪數量激增,案件頻繁爆出來。
有些案件是人為亂判的,為的是抓壯丁給嬴政做刑徒;有的是身處在這個世道,自暴自棄違法犯罪的。
在旁人都對這些選擇默認,甚至從中攫取利益,比如多抓刑犯以作為自己官吏升遷考核政績時,蕭何卻選擇了實事求是。
蕭何是個很善良的男人。
這種善良,在這樣的時代顯得非常珍貴。
只是,他的行動受限,否則他可以發出更大的光和亮。
他沒有權力,支持他的人始終只是個太子,縱然在朝中影響力極大,但是這也嚴重制約蕭何。
其實現在所有扶蘇手下的賢士都遇到了相同的問題——不能發揮自己的實力。
十天半個月,他們當然可以忍受。可是你給他們三五年,他們的心思就會變化。
扶蘇自己不想干大事,他們也會催著他干點什么。
陳平在這方面是非常積極的,他簡直是最適合宮斗最強輔佐。
他就受不了錦衣玉食的枯燥生活,他希望盡快實現自己的抱負。在宮里給一群太監宮女們分均打賞和薪俸算不了什么本事,給天下人分均才是真男人。
蕭何也是如此,他洞悉時世。知道秦始皇治理下,他注定無所作為,反而會害的他丟掉性命,所以歷史上秦國的御史巡查想要征召他入朝,他卻拒絕了。
扶蘇倒是把蕭何給請進來了,依托著這種情分,蕭何是不會再有二心的。
但是蕭何不喜歡政治斗爭,他不喜歡和人勾心斗角,只喜歡在一個地方安安靜靜的發光發熱,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他是一個非常平和、真實的有知識的豪紳地主家的兒子。
從小安逸的生活、父輩的教導讓他做個正人君子,不說謊話、不做虛偽的事情。
從生下來到成年,都一直生活在自己家的土地之上,安穩閉塞的生活養成了他喜歡穩定的性格。
這和其他人是不一樣的。
其他人大都喜歡戰爭、戰爭、更大的戰爭。
蕭何不喜歡,他喜歡和平。在戰末的時代,他像個非主流的存在。總是一板一眼地干著自己手下的活。
公務繁忙的時候,他就踏踏實實干活;沒有公務的時候,他就一個人看書。
雷打不動。
就是這么一個執行力極強的人,用他日復一日的行為折服了整個廷尉府上下的人心。
如果李斯沒有被封丞相,蕭何在他手下,那是干不久的。李斯一定會干掉蕭何這個影響他地位的人。
不過蕭何只是喜歡安靜穩定,不是說他愚蠢,蕭何不擅長勾心斗角,可是他知道人心之害,對人有著非常強的防范意識。
蕭何跟在李斯手下,很快就意識到了他的長官李斯是個媚上的人。
媚上者,必然欺下。
所以蕭何始終表現得很是平庸,唯恐自己被干掉。
但是把金子埋在沙地里,也是遲早會發光的。
蕭何這種人才是藏不住的。
因為他永遠也做不到把明明錯的案件、假的案件硬著頭皮蓋章封存。
蕭何總是會留下,重新審查。
好在,趙嬰還算有良心。他上任之后,選擇了保護蕭何。誰都知道,蕭何是太子的人。
得罪蕭何就是得罪太子。
何況皇帝也對蕭何非常感興趣。
正是在權力的支持下,蕭何做了一部分事情,比如給了天下良吏一顆定心丸。蕭何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朝中還是有人在做實事的,他們認真審理的案件還有做出的判決是有人在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