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敷衍了事、濫竽充數的,也都被打回去了。
所以不出半年,蕭何就非常有名了。
等到現在,蕭何是整個咸陽城赫赫有名的人物。
大秦帝國第一代廉吏的代表人物。
他的出現讓秦國太學學室里的弟子,乃至于天下秦吏都有了定心骨一般,在嬴政大肆征收刑徒的時候,有蕭何這么個人物散發著屬于他的光和熱。
秦國就是在這么一點點的改動之下,一個個人物的緩慢影響下,開始從死亡的懸崖上退回來。
只是蕭何想干的事情太多了,這點事情根本不算什么。
而且也始終是亡羊補牢的做法,無法真正地惠及庶民,沒有辦法讓社會循環良性運行。
蕭何發現了秦國非常嚴重的弱點——貨殖經濟的循環已經完全被堵塞。
整個秦國再來三五年,貨幣體系就會完全的崩潰。
第二就是繁重的賦稅,這給庶民帶來了太大的壓力。而皇帝則用這些賦稅給他挖坑、去攻打百越。
除此之外,就是始皇帝濫用民力造成的各種次生災害影響。
留在村里的寡婦多了,難道說天下間的清白之事會多嗎;無人管教的留守兒童多了,難道說莊稼地里自己就會冒出來守禮懂事的后代嗎。
制度對一個國家,影響就是有這么大。
蕭何憂心如焚,可是他能做的只有手下的工作了。
對于嬴政,蕭何非常憤怒。他不滿他的一切做法,他太驕傲了,認為他的決定、做法都是至高無上、無比英明的。
其實那只是他的一廂情愿再加上奸臣小人從旁附和吹噓出來的罷了。
他繼位之后,根本沒有幾個政策主張是正確的。準確地說,從大秦攻打楚國勝利的聲音傳來,嬴政就已經開始變了。他當時就已經在策劃攻打百越,而朝中武將全盤支持。
虧的蕭何沒有上朝,否則他若是和秦始皇整天面對面,不是秦始皇想要殺了蕭何,就是蕭何想要砸嬴政的場子。
蕭何埋頭苦干,左右秦吏忍不住問。
“如今五大夫入獄,即將被丞相審理案件,九卿都要入席聽證。現在廷尉府群英無首,您又擔任了多年的左肩,我們打算請您自薦,爭取廷尉的官職。”
廷尉下屬官有正和左、右二監。正最高,監次之。
蕭何驚訝,“我?這怎么能行呢。論法度、論資歷,這廷尉都輪不到我來當啊。”
蕭何低下頭,再說了。他可不想上朝整天面對那些人。
屬吏們看到蕭何毫不猶豫的拒絕,一個個失落地離開。
蕭何望著他們的背影,也只能無奈嘆口氣。
實在是,這不是他該出去的時候。
就在這個時候,廷尉府正白營急匆匆來找蕭何。
“快,快想個辦法將蒙御史送走。他若是來到廷尉府,會把我們整個廷尉府都搞得烏煙瘴氣的。”
蕭何怎么會去做這種莫名其妙的事情,而且這樣也太不體面了。
“可是他是陛下欽點的人,暫時代領廷尉一職。”
“不是暫代了,陛下是真的打算讓他擔任廷尉。”
這個消息,從正口中說出來后,就立刻在咸陽城中炸開了鼎。
“出大事了,蒙御史要做廷尉了!”
當消息從廷尉府傳出來后,咸陽官吏都感覺世界末日到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