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擔心嬴政發昏,今日召見他,只是想要考驗他。
于是已然和嬴政開始貌合神離的李斯說道,“陛下,現在朝中的人都在議論說,您將要提拔上卿蒙毅為廷尉;可是朝中大臣們對蒙上卿多有詬病,認為他行事浮夸,不足以任此重職。”
“而廷尉府里的人,他們則支持太子從楚地鄉野帶回來的蕭何。”
嬴政猛然記起來這個人,“蕭何。此人有什么過人之處嗎。朕記得,他剛來不久,朕把他從太學調入廷尉府,交給了你。”
“是的。太子果然慧眼。此人能力非凡,雖然是鄉野出身,但是對法律文書的掌握,比學室出身的弟子們都要精熟。”李斯打算說些好話,讓嬴政提起對此人的戒心。
蒙毅畢竟是個愣頭青,比起穩重低調的蕭何來說,他好對付多了。
嬴政用手指敲打著扶手,他則有了新的想法。
“聽說太子是做了一個夢,所以親自去請這個叫蕭何的人在他身邊。”
“是的。”
“朕曾經讀過一個故事,是關于商王武丁的。商王武丁有一個丞相,名叫傅說。他和商王武丁成為名傳千古的君臣。”
【傅說本無姓或氏,依武丁詔書,賜姓傅,中國古代的一位政治家、軍事家。】
李斯聽了,眼里更是泛濫起絲絲嫉妒。
因為傅悅是武丁的丞相,而蕭何在太子口中有著和傅悅幾乎一致的經歷。
歷史最厭惡的就是有人阻礙他的仕途。
“商王武丁文用傅悅,武用婦好,才開創"武丁中興"。傅悅也因為言行舉止,而被后人尊稱為圣人。”
“商王武丁得到傅悅的過程,幾乎和太子得到蕭何的經歷如出一轍。”
“商王武丁和他的前輩盤庚一樣,都想做一些造福百姓的事。為此,他向天神禱告,用整整三年沒有說話的方式向天神表示他的決心。”
“商王武丁最后用他的行為打動了天神。天很快就給予了啟發。”
“一天晚上,武丁在夢中夢到了一個在野外修筑城墻的人。他的名字叫悅,在夢里,他幫助了武丁治理國家。”
“在商朝時代,人們相信夢是上天給出的預兆。于是武丁就趕忙派人去找這個叫“悅”的“夢中人”。”
“讓人們感到神奇的是,這個在商王武丁夢中的人竟然是真實存在的。”
“商王找到了自己夢中之人后,立刻尊他為丞相。武丁不僅用這一手段,讓那些權臣們瞬間歸心,還得到了一個千古大賢臣。”
“悅也許真的是天生慧根,上任伊始,就不顧武丁的“提拔之情”,批評武丁在祭祀祖先時候不應該用那么多的祭品。
“武丁聽了后并沒有生氣,立即吩咐下人裁撤供給祖先的酒食。”
“之后傅悅為了徹底平定邊患,數次請兵親自去邊境平叛。”
“傅悅不負眾望,為人清廉,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在世時就被尊為圣人的人,連孔子和老莊都非常尊崇他。”
“武丁和傅悅攜手并進創造了一個盛世“武丁中興”。”
李斯本來就掌故極豐,什么經典都讀過,武丁中興的故事,他自然一清二楚。
不過他可不是為了給嬴政講故事彰顯自己才華橫溢,又或者給嬴政補歷史知識課的,他的根本目的還是在于當下這個蕭何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