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太子犯不著給我出這樣的難題。我就是一個詹事罷了,我有幾條命去煽風點火,好讓太子回到咸陽呢。”
要知道,從扶蘇打算起事到今天,已經經歷了無數人、無數事,這漫長的時光對他自己來說本身就是個巨大的考驗。
可是對于陳平來說,跟著扶蘇的五年里,從去年秋天開始參與這場奪位計劃的他,也吃了足足一年的米飯。
這意味著,他們兩個人曾經的雄心壯志經歷了足足一年平凡歲月的打磨,安逸生活的考驗。
沒有什么人能夠在相隔萬里、互不通信也不能光明正大通信的情況下第一時間了解扶蘇的情況和接下來的想法。
只有危機促使陳平陷入憂患之中,不得不慎重對待扶蘇這么久只傳回來的這一個字。
這還得多謝始皇帝嬴政。
因為他拔擢了蕭何這個人,一度想要再次演繹完成當年商朝歷史上商王武丁舉用傅說的千古佳話,這讓朝中太子原先堅定地站在扶蘇這邊賢良之士第一時間向嬴政表示好感。
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不同。
小人知恩不知義,君子知恩也知義。
對于小人來說,太子對他們好,他們只對太子好就可,天下人的死活和他們沒有關系,管不著。
君子則不然,自己吃飽了沒吃飽,都要惦記一下別人有沒有吃飽。明明自己快要餓死了,看到別人也要餓死了,還是會分一塊餅子給人家。
嬴政一開始走上"變好"的道路,有了改邪歸正的苗頭,對于忠臣賢良來說那就是普天同慶的大好事。
不僅如此,嬴政又從太學里拔擢了陳余和張耳。
一口氣提拔扶蘇的三個人,這給支持扶蘇的人造成了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危機。
世界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不是說人人都會有清醒的認知,堅定的立場,高尚的情懷。
在看到秦始皇親近扶蘇的能臣之后,很多人都表示了對秦始皇的親善。
陳平這才明白,秦始皇自稱祖龍那絕對是有實力的。
之前是他誤判了很多事。
旋即,智商奇高的陳平意識到,接下來自己可要危險了。
太子好歹還是陛下的長子,我可就不一樣了。陛下肯定要再度想辦法殺了自己。
在戰戰兢兢下,陳平思考了很久,直到他想到扶蘇可能是直接拿下了百越大軍,所以才冒險寫這份信給他。
造反父親強行登基這么大的事情,過程仿佛有些兒戲。
好像扶蘇根本沒有想過陳平會把他的密信當做一張廢紙。
陳平一面畏懼秦始皇,一面對扶蘇的情況完全不了解,一面還要擔心他人的閑言碎語,一面還要安撫太子的黨羽。
在輾轉反側三天后,陳平確定要給扶蘇放那一把火。
因為再不動手,他就危大了!
既然太子要回來可是缺一把火,而又把放火這個差事交給他。
這件事必須要動靜夠大,足夠讓天下人都覺得始皇帝昏庸了,讓天下人都覺得始皇帝陛下之前的作為不過是回光返照,讓天下人都開始厭惡始皇帝,渴盼明君繼位。
陳平就找了邵平、曹參,打算和他們單獨商議這件大事。
他們要把太子盡快迎接回來。
在陳平鬼鬼祟祟去請曹參的時候,卻被滿心憤懣想要罵人卻不敢張口的張蒼給遇到了。
一輛烏黑蓬頭的馬車停在曹參門口。
張蒼看著就感覺十分古怪,他居然一路追了過去,果然追到了陳平的秘密基地——昌平君咸陽城郊開設的酒莊。
張蒼追了過來后,逮住陳平,“你們為什么要選在這樣的地方見面?”
陳平沒有見過張蒼這么不聰明的人,張蒼也沒有經歷過陳平這么不光明正大的小人。
兩方見面,彼此目光里火星碰撞。
曹參和邵平都不知道陳平目的為何。不過他們都知道陳平一向愛出不太光明的點子,來之前就知道這次準沒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