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夷賓服,天下歸心,臣民響應。到時候,太子就是眾望所歸。”
眾人都愣住了。
趙佗忍不住鼓掌,“好,說得好。呂都尉果然不同凡響。”
不叫的狗會咬人,這句話永不過時啊!
尉繚也望著呂澤這個年輕人,太子到底從哪里找到這么一個忠心耿耿的好幫手。
在扶蘇的堅持下,秦國軍隊高官們開始和百越首領不斷地來往,表達求和之意。
那百越的首領,本來就堅持不下去了。
第一次聽到使者回來回話說秦太子想要停戰,那就已經心動萬分。
在得知秦國人面對他們的詭計之后,選擇原諒,繼續推行和談的事情后。
百越首領不禁心潮澎湃。
他很快就在叢林里打造祭壇,準備瓜果牛羊祭拜上天,用神秘的語言對著上天說出自己的心聲。
“這是上天賜予百越生存下來的機會。”
“我們心領神會。”
“秦國的太子,和他的父親有所不同。喜歡和平,不喜歡戰爭。”
“……”
禱告詞里,還是贊美居多。
首領把這當成是天的旨意,感激上天給的機會;對秦人,他們沒有任何夸贊的語言去描述,仍舊說他們是窮兇極惡,遲早要遭受報應的人。
但是他們會抓住這次的機會。
就這樣,在秦始皇執政的最后一年里。扶蘇帶頭和百越人講和,正式開啟了大秦帝國的休養生息階段。
這一次,秦國人在自己吃夠了戰爭的苦,同時也被頑強的百越族人教育了之后,終于老老實實的從內心深處放棄了‘軍功爵制"這樣的制度。
大秦帝國,歷經了攻伐六國,蒙恬上取河套;屠唯攻打百越,至此已經精疲力竭,人人都是心力交瘁。
但是,在扶蘇的改變下,情況終于發生了質的轉變。
首先軍功爵制面臨著被廢棄的風險。
其次,長久以來戰國時代的征兵制度也開始因為時代的變化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
最后,民眾對和平的渴望,終于達到了頂峰。
大秦,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壯闊的一夜!
七旬老婦懷孕上戰場,也是牛逼。
總之到了最后,秦國人學到了教訓——即便一個國家的力量居于當世第一,最為強大;可是當強國開始好戰,必定走向衰亡。
現在,我們不用再為帝國的未來感到擔憂。
一切的危機,都隨著百越人向秦人互通來使,表達求和的愿望下開始接觸。
這位八十歲老婦,她終于可以退役回家了。至于肚子里的孩子——所謂的軍工體制下未得利益者,也早就大多死在了南方的叢林中。
勝利的天平完全地倒向了扶蘇這一邊。
南方開始展露出生機勃勃的一面,將士們的臉上展露著前所未有的笑容。
他們都可以回家了。
張良打聽到這個消息,整個人氣得好幾天沒說話。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可是到了張良這邊,情況就變得相反。
他遇到了神一樣的對手,馬一樣的隊友。馬任勞任怨、忠心耿耿,無可挑剔。
可是奈何扶蘇用的,從來都是軟刀子。
當一個人做到了扶蘇這樣的份上,讓他的對手都對他感到可敬。可見扶蘇本人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
或許他不像大多數年輕熱血男兒崇拜的血氣方剛、豪氣沖天,但是對于他給大秦帝國做出的選擇,沒有人不拍手稱好。
扶蘇和百越的首領,在雙方的邊境線上正式見面了,他們對著蒼天發誓,說以后不會再盲目互相發起進攻。
簽訂了條約后,至此,秦軍和百越將士都長長地吐了一口氣。
從春秋戰國到大秦,數百年的戰爭,終于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