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這個規律,到時候,天下三十三郡,我一人治理以咸陽為中心的十八郡。剩余的郡,給王孫公子、功臣武將們分封,何如?”
尉繚都看得懵了,“天下這么大一塊餅,陛下一個人要吃掉一大半,只給功臣武將們分剩下的一半。而武將公子們數量極多,到時候得到的土地卻是極少的。”
“這種分法,他們勢必不同意。”
二世環胸笑曰,“此事盡在吾意料之中啊。是以才請國尉回來,再以四十萬兵馬入關中,于咸陽附近駐地。”
尉繚最多不過想想郡縣和分封并存,扶蘇直接來了個加強版的郡國并存制,根據構想,明顯前者更為穩定。
從民生利益的角度思考,扶蘇這個辦法明顯能夠讓天下走向真正的和平。
“妙啊,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朕乃天命,只需要稍微動動腦筋就能出來了。”
“這確實是一條妙計。”繚捧著輿圖很是興奮地說。
“諸公子們,也不可盡然分封土地。依我看,就把他們當做臣子一樣。先派去做兩年王,若是不行,再收回來。怎么樣?”
“陛下都已經事先謀劃好了。我有什么能說的。”繚沒想到,扶蘇第一時間把自己叫過來就是為了讓他在自己面前裝那個很了不起的東西。
結果還被他給裝到了。
繚自然感到很不爽。
徒弟在師傅面前炫耀,還炫耀成功了,師傅的臉往哪里擱啊。
尉繚眼珠一轉,心生一計,忽然問道:“陛下,臣在路上聽說天下人都在議論您。”
“說我什么呢?”扶蘇早就收到消息,天下人都在夸贊他做得好,尤其是稱呼庶民為百姓這件事上,現在的百姓們對扶蘇有著極大的好感。
“他們說您造父親的反啊。”
扶蘇頓時臉色一青。
“什么!?胡說!是禪讓,何來造反?”
“陛下何故激動啊,臣又沒有說百姓們指責陛下,恰恰相反,百姓們都說陛下做得對。”
扶蘇一時間明白了。
他望著老大不小但是喜歡和皇帝爭強好勝的繚,他現在知道,為什么太上皇在位時,總是想著要繚的命了。
扶蘇想著,算了,他還算有點用,等以后再說。
繚看著扶蘇笑不出來了,這才滿意。不過他心想,這小子表面上云淡風輕,心里肯定想著要殺了我泄憤。這人畢竟是趙正的兒子,我還是得防著他。
繚和扶蘇互相算計著。
“您使用李斯和章邯二人逼得始皇帝陛下退位。現在朝臣們都在私底下議論這件事。”
“議論什么?”二世叉著腰,“那詔書上寫的明明白白,太上皇自認有過失,深感愧對上天和祖宗,自愿二字,清清楚楚。”
雖然扶蘇自認為自己干的沒有錯,而臣民們也幾乎沒有人反對此事,但是扶蘇心里還是很不舒服。
因為,他也是個父親。
“您使用李斯這樣的人上位,日后必然要對他大加任用啊。可是李斯這樣的人,在危難時刻,選擇逢迎,他三侍其主。陛下可有想過后果。”
“丞相之位,極其重要啊。”
扶蘇摸摸下巴,“說的對啊。李斯確實不應該再做丞相了。”
當初李斯堅定地站在嬴政這邊,支持嬴政全盤郡縣制;如今自己上位,第一時間就是要去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