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下去吧。”
馮敬出了宮殿,天幕上閃著幾顆星星。
他如釋重負,長長松了口氣。
“還好沒事。”
廊柱邊上,一雙閃著光的眼睛正在望著他。
呂釋之走了出來,“雖然我不知道今天宮外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不過我覺得有你們這么多人給陛下告密,應該問題也不大。”
馮敬聳聳肩,“也不看看,這殿里坐著的人是誰。”
馮敬趕回家,一進自己的院門,就感覺院子里比平時安靜許多。
推開自己的房門,看到自己的大伯和堂兄弟們都在里頭。
馮敬先是腳尖抓緊,雙手攥拳,隨后臉上擠出一個笑容。
“見過伯父,諸位哥哥。”
“你這個叛徒。我白養你了。”馮敬前腳出門告密,后腳馮去疾就接到了消息。
馮劫拉著馮去疾,“父親大人,算了。事情已經發生了,再說了,這事還得怪我。”
馮去疾黑著臉,他額頭上滲出了一些汗。
“廢了,全廢了。你們這代年輕人,注定是沒前途了!”
馮敬能從馮家院子里走出去把這件事告訴皇帝,馮氏就已經輸了。
不是家族里出了這么一個叛徒這么簡單。
而是扶蘇在家族的后輩心目中,是一個值得他們放棄自己私利去成全他的人。
這就是威信。
但是馮去疾還是對這一代的年輕人不看好。
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好人就有壞人。
根據過去一千年的歷史經驗,好人往往死得快,奉獻最多而且得不到好處,壞人不僅死得慢,而且惡貫滿盈,無人管束。
為此想要做一個活得久的好人,你就得學會壞人的手段。
所謂菩薩心腸,金剛手段。
中國人沒有菩薩和金剛的概念,但是這道理,早早就在中國人的骨血里融會貫通了。
像馮敬、馮劫這樣的人,跟著扶蘇走這條路,以后沒什么好果子吃的。
馮去疾暗暗想著。
就這樣,馮去疾和扶蘇第一回交戰,還沒開火,他的槍口就被自家人給堵上了。
不過,這件事不會就這么結束的。
第二天一早,王綰又來見扶蘇。
大家的消息,總是那么靈通。
當然,不妨大膽的設想一下,其實是同一個人把消息賣給了各路人馬。
“若是要成就大治,難道非要用這四個人不可嗎?”
“皇帝陛下,有時候恩生于害,害生于恩啊。”
“事情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招致了一些人的不滿。即便如此,陛下還要這么做下去嗎?”曾經意氣風發的王綰,都在人性面前敗下陣來,選擇了和現實妥協。
扶蘇的做法,既讓王綰感動,又讓王綰擔憂。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