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信譽,在這些將軍們早就崩塌了。
只有扶蘇理解戰士,理解趙佗。
趙佗坐得很端正,他知道什么時候該開口說話,什么時候該閉嘴。
當然,有一波人支持,肯定就有一波人反對。
要是世界上矛盾消失了,那么歷史也就不會前進了。
一些老舊軍功世家,他們可不是這么想的。
他們早就掌握了權力,戰爭勝利他們將得到爵位,而戰場上所謂的死亡也已經和他們遠離。
既然他們自己已經遠離了死亡,而且他們還有更高的軍功拿,甚至于以后可以成為諸侯。
那請問,死的又不是他們,他們干嘛要廢除軍功制度呢。
于是頑固的野蠻利益派就自發的茁壯了,他們聯合起來,堅持軍功爵制,捍衛他們的將得利益!
這時候,大夫和將軍們互相遙望一眼。
因為得到利益時間先后不同,那些先上車的人早就滲透進入了中央政權,成為文官兒;而那些后上車的人,他們還沒有那個能力滲透。
將官和文臣的遙望,扶蘇看在眼里,心中莫名一團火氣。
一個龐大的家族,一些人負責身在朝廷內政當重差,一些人身在邊關手握重兵,擁軍自重。
果然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
趙嬰曾經畢竟是嬴政嚷嚷著要殺的人,結果沒殺成,但是他也不感激扶蘇。主要是以前給張蒼放水,結果張蒼這小子脫難了很快就彈劾他。
趙嬰沒辦法,他就悄悄地選擇了背靠馮去疾這棵大樹。
沒辦法啊,朝中誰勢力大,誰就的根就比較深,不容易倒。
而扶蘇又是這么一個狠心有魄力的皇帝,秦始皇后期還是比較飄了,把本性暴露了。
可是秦二世明顯汲取了父親的教訓,那叫一個諱莫如深啊。
扶蘇不飄,他就沒有弱點,大臣們就拿他沒有辦法,扶蘇就是至強的,無敵的。
在這種壓迫之下,趙嬰本來不想和人抱團免得不小心死了,現在也不得不隨波逐流,否則他就被噶了。
沒辦法,皇帝太強,那么臣子就弱。
臣子一弱,勢必抱團。
這就是道。
馮劫看了五大夫趙嬰一眼。
趙嬰連忙點頭站出來說道,“敢問陛下,您是打算徹底廢黜軍功爵制?我大秦從此永不使用軍功爵制,還是說,只是在停戰期間不用此爵制呢?”
雖然來之前,扶蘇就做了相應的心理準備。
他知道有很多臣子會反對他,尤其是在如今天下的物質基礎之上,秦國的軍功爵制相對于各國軍制來說。
此制對于將軍們來說考驗的能力不高,只需要士卒人數多,裝配精良即可。
憑借著大秦出色的六國情報網,再靠著軍事科技雙重硬實力翅膀,戰爭基本上穩贏的。
所以就養出了很多的將軍,對戰爭完全是一種崇尚的心態。
秦國到了后期,已經進化為典型的菌(軍)果(國)主義。
將士們的心理狀況堪憂。
只有扶蘇意識到了這個巨大的問題。
而秦始皇對此一無所察。
難以想象,把一批最忠勇的戰士派出去跟著徐福抵達所謂的蓬萊島,到底會釀發怎樣的慘劇。
或許,靈魂的本質就是嗜血。
可是稍加引導,也許能夠掩蓋這本質,減少殺戮。
扶蘇和幾個心腹大臣其實都已經商量過了,他也知道孰輕孰重,大致預想過抵抗的力量會有多巨大。
秦始皇曾經給無數秦國將士們注入了魂魄,秦軍誓死效忠于他。
但是這種瘋狂堅定的信仰,現在要被他的兒子站出來給摧毀了。
將士們有兩派,戰士們也有兩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