繚自然非常喜樂,他相信不出三五年,扶蘇就可以做出政績來了。
張蒼和蒙毅卻在心里犯嘀咕,皇帝陛下派我們倆辦這個差事,目的不就在于阻止那些關系戶嗎?
可是為什么就因為丞相的一句話,卻又答應讓馮劫來參與。
難道說,皇帝想要妥協,既想要君子,又想要小人嗎。
張蒼尤其是很憤懣的,君子和小人那是陰陽之間的關系,互斥啊。
旁人或許認為君子和小人之間的關系可以調和。
但是當事人不是這么想的,很多人以為秦始皇得罪君子是沒有重用君子。
錯了,實際上是小人經常給君子使絆子,而君子也很恨小人的諂媚之態。兩者之間早有矛盾。
為此君子和小人互相視彼此為仇敵,而后君子希望君王鏟除小人,可是君王沒有這么做。因此,君王就得罪了君子。
這就好比,三個人之間的關系,本來小蘭和小艾敵人,但是小蘭和小南是好朋友。小蘭恨小艾,但是小南非要和小艾做朋友。
這樣就弄得小蘭沒面子,一般情況下,小蘭都會主動跟小南說,你要和她斷絕關系,否則我們就分手。
因此,朝中的臣子才經常上奏章,規勸皇帝要親賢臣,遠小人。
君子的真實目的是為了讓君王把那個小人給弄走,但是秦始皇在接到這樣的奏疏之后,總是以為這是什么不痛不癢的話。
他大概永遠都反應不過來,這里面還有這樣一層意思。
最后,小南和小艾糾纏不清,小蘭一定會離開小南的。
就是這么一回事。
所謂的政治,也無非是人際關系的調和。
現在,可以理解張蒼的內心了吧。
蒙毅現在和張蒼也是一樣,都對馮劫的加入感到莫名其妙。
張蒼倒是和馮劫在當初楚國戰場上有過交集,但是他們完全是兩路人。
馮劫他們是先給領導分獎賞,領導分完才有底下士卒的;
而張蒼這路人則是自己不吃也可以,但是也一定要分給底下的士卒。
在馮劫看來,張蒼這類人活在一個幻想的境界里,很不現實。
在張蒼看來,就是馮劫這樣的人導致人間充滿了那種下作風氣。要不是馮劫這樣的人太多了,天下哪有那么多不公。
這兩撥人,也就是小蘭和小艾的關系。
而扶蘇,他現在好像要去做那個小南了。
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張蒼蒙毅與馮劫這個人平時互相也不怎么來往,別看站在一起,實際上內心里互相排斥。
因為彼此都知道,不是一路人。
可是皇帝就是這么安排了,他們也沒有辦法,只能暗暗揣度皇帝的意思。
馮劫也望向蒙毅和張蒼,心里也是樂開了花,他可以去辦大差了。
但是這兩個人望著他,卻都是面無表情。馮劫討了個沒趣。
這么一來,馮劫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這兩個人一向不識時務,不識抬舉,不懂得察言觀色,皇帝陛下為什么要我給他們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