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墨家,會是民眾樂意接受的。
因為諸子之中只有墨家是最務實,最以利益底層民眾為根本目標的學說。
孔子還是做人太先進了,老子的智慧還是太玄妙了,釋迦牟尼取得的成就太高了。
這些人就是帝王都很難企及的對象,更不要說對民眾來說了,學習起來難度太高了。
還不如腳踏實地,用最基礎的方式利益民眾。
一來教導民眾,告訴民眾他們是國家的主人。從小就要培養這種意識。
二來墨家的技術,是最實用的,能夠切實地幫助民眾改善生活。墨家的技術是極其先進的。
墨家不僅僅能夠給大秦的子民武裝思想,而且能夠提供實用的技術,使他們改善自己的實際生活。
秦國的子民,最是務實了,不是實際可以拿到手中的利益,他們不會感興趣的。所以秦人更加沒有理由不喜歡墨家。
不僅如此,墨家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
而這套科學理論,只有扶蘇重視,其他人則都不關注這些內容。
扶蘇決意重啟墨門的另一個目的是則是為了開創近代西方學科。
扶蘇想要好好發展名家的邏輯思想,培育出近代西方微觀科學,西方現代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都是值得大力發展的。
天下到了扶蘇手中,確定了與民休息的政策后,倒也方便了扶蘇去做他夢寐以求想要去完成的事情——給中國這個講求仁義禮智信的國家,插上西方科學的翅膀。
但是要做這些事,扶蘇就遇到了一個問題。
現在還是兩千年前的秦國,別說這些學科沒有萌芽的土壤,甚至于中西完全是兩個不同的語言體系。
而處在不同的文化語言體系之中,這一點簡直是致命的。
此時的中國甚至沒有阿拉伯數字,導致國人中幾乎沒有人能夠在短時間內理解扶蘇寫出來的那少量的數學公式。
而且中國因為有自己的語言體系,本身有著屬于自己的數學思維模式,導致在固有的思維模式里,更加難以去理解另一個語言模式之下的數學體系和數學公式。
比如之前提到的微積分思想,西方有著明確的公式,通過提煉出的公式,可以應用到各個方面;
而中國則偏向于實際應用,張蒼和一些數理學大佬是懂這個東西的,但是他們只會使用,但是讓他們提煉出一個公式來,他們真的做不到。
更不要說讓他們在舊有思維模式的影響下,去根據阿拉伯數字符號開始整理提煉數字。
張蒼,他就知道。今天皇帝主動單獨召見他來,絕對不會是因為有什么好事發生。
事實證明張蒼猜對了。
等到了章臺宮,張蒼一個人瞪著這滿頁的"小蟲子"蒙圈了。
扶蘇算是脾氣好了,還親自給他指出,“這只是個符號,本質上還是數字。只不過我用了一種更簡單的符號來代替這些數字,方便我表達公式。”
在扶蘇看來,這阿拉伯數字沒有什么可感到陌生的,繁體數字更加沒有可感到陌生的。
“張蒼,你可是我大秦的活藏書閣啊。就是說,讓你這樣精通數學,真正懂得算術的人去研究數學公式,能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