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孩子對沈默的信任和依賴,派出所和公社領導沒有辦法,只能把孩子托付給沈默。
實際上,在得知孩子家中擁有小汽車的情況后,派出所和公社領導并非沒有過私心。
將孩子收養在自己家中。
這樣,一旦孩子被找到,他們也能在領導面前露臉,借此得以好處。
可只要離開了沈默視線,孩子哭鬧不止。
沒辦法,只能“便宜”了沈默。
至于那伙人販子,因為流竄性廣,也已經在追查當中。
令沈默沒有想到的是那位唯一幸存的姑娘——韓琪,一星期之后,也來連山大隊報到。
根據送她過來的孫暉所言,韓琪家人聯系到了。
但她父親得知她被人販子關在地窖好幾天之后,隱晦表示她不該活下來,活下來也是給韓家丟臉。
這位姑娘也是硬氣的,直接打電話到了韓父的工作單位。
后來婦聯和知青辦連番去了韓家,給韓父上思想教育課。
后果就是韓父要和韓琪斷絕父女關系。
好在婦聯和知青辦,以及韓父所在的單位領導連番拉扯之下,韓父愿意拿出五百元當作這段父女關系的補償。
當然能得到補償也不是韓琪夠可憐。
而是韓琪生母去世,生母生前的工作原本是韓琪繼承。
但韓父再婚,就把韓母原本的工作給了繼母。
韓琪又是頂替繼兄下的鄉。
而這次韓琪也是硬氣了一回。
韓父要斷絕關系,她就打電話到各個相關單位哭訴。
考慮到此次事件中兩名知青不幸遇難,而她作為幸存知青,知青辦必然要重視其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
因此,婦聯與知青辦聯手,積極為她爭取應有的權益。
“大隊長,我已經沒有家了,我想要在村里落戶,擁有屬于自己的房子。”韓琪開門見山,說出自己的請求。
“你要建房子可以,和所有知青一樣,你在村里,房子就是你的;但你離開連山大隊,房子就是歸村集體。而且你一個女人要考慮到安全問題。”
“我可以對自己的安全負責,但要是有村民強闖,被我抓到了,大隊長可不能包庇。”韓琪說道。
“這是自然。”沈默點頭。
沈默最后考慮再三,怕韓琪出意外,還是把韓琪的宅基地放在了自家附近。
原先這里是一位孤寡老人的房子,后面孤寡老人死去,房子年久失修就倒了,宅基地也空了出來。
沈默叫來了村里的泥瓦匠于師傅,和韓琪做建房的溝通。
韓琪最后選擇建了和村里大多數人家一樣,墻壁是石頭壘砌,木結構屋頂,黑瓦片的房子。
不過韓琪也提了一個要求,她的房子要比村里普通的房子地基要稍微的墊高一些。
村里其他人不知道,沈默卻是知道韓琪這么做的目的。
心里感嘆不愧是城里來的姑娘,懂得夠多。
這樣墊高的房子比普通的沒有墊高的房子要來的干燥一些。
就是下雨的時候,積水也不會倒灌進家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