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當前階段的身體強度只能支撐起這個程度的步頻,人的身體是有極限的,再想要提高步頻,就需要提升身體的上限,有一個更加強壯的身體。
“以后加點要考慮綜合屬性了,想靠單一屬性值不太可能一直增長下去,也不在身體的承受范圍。”
人的身體畢竟不是游戲角色,可以無限制的在一個屬性點上提升增強。不過有了系統的好處就是,可以通過訓練和加點綜合提升各項素質,而各項素質的綜合提升,帶來的身體整體更加強健,能夠承受某一方面突出的可能性就越高。
各項身體素質都是相輔相成,因為都是身體的一部分,比如力量素質高了,爆發力更強,蹬地更有力,柔韌素質高了,在跑動的時候步子可以邁得更大,敏捷素質高了,步頻更快。體能素質高了能夠支撐起更大強度的比賽,耐力素質高了,可以提升肌肉耐受力,降低乳酸,在長距離奔跑后還能穩定住速度,最后還能沖刺起來。
蘇祖隱約覺得,或許隨著身體各方面素質提升,不斷臨近身體極限,潛能值獲取的屬性點效果也會下降,最初加一個屬性點的敏捷素質就能提升0.1~0.2秒,到后面可能提升個0.01秒的成績,都要在各項身體素質上加大量的屬性點才可能有效果。
……
謝彩文自然不知道蘇祖此時想的是什么,依舊詳細地在自己的記事本上寫了下了身高數據,又抬起頭道,“兩手平行伸開,看看臂展。”
在量過臂展之后,又接著測量了胸圍,腰圍,臀圍,腿長,下半身長,腰長等數據。
每測量一項,謝彩文都會上前仔細的打量一下兩人的身體細節,譬如伸直手臂能否立掌,手肘處是否會有凸起等。甚至手指指紋,掌紋,以及皮膚,都會細致的觀察一邊,然后記錄在案。
除了謝彩文和他的助理教練,也就是體育老師敖丁平多少能夠看懂一些,其他人看著謝彩文忙活半天也不太懂他在看什么。
畢竟,專業的體育系統教練,在選材上有主觀性,依靠常年的訓練經驗,但同樣都是有科學規律的。
一個人是不是有天賦,適不適合競技類體育運動,是有專門的運動選材學研究的,當然并不一定完全適用,但普遍的規律基本還是很有參考價值。
“張杰華同學的腿長不錯,身體勻稱,上午還拿了跳遠冠軍。”
在測量張杰華的腿長的時候,謝彩文很是滿意,他上午已經粗粗的估摸了下,現在測出來的數值也比較理想。
轉頭又看了看蘇祖,“蘇祖同學的大小腿比例也很好,跟腱長,小腿比大腿長,就是腿圍不夠。大腿是力量之源,你肌肉質量還可以,但太少太瘦了,力量就弱了。嗯,你真要是跟陳教練去練舉重,那可有得苦了,光增肌的營養餐就能吃到你吐。對了,你昨天是跳高第一名?”
“嗯,第一,跳了1米75。”蘇祖回答。
“不錯。”謝彩文拍了拍手,笑著鼓了鼓掌,顯得心情很不錯,“你們平常都有訓練或者愛跑步嗎?”
“蘇祖愛跑,我不愛。”張杰華脫口而出。
“張杰華同學平常不喜歡訓練嗎?”謝彩文疑惑地問道。
“沒什么意思。”張杰華神情淡淡道。
蘇祖忍不住翻了翻白眼,這傲嬌的少年,真的是沒救了。在一個田徑教練面前說這個,是想證明你天賦又多好,還是在田徑上沒興趣,也不愿意訓練啊。
后世蘇祖看一些資料里曾談到運動員的個人心理狀態,是否有強烈的好勝心,愿意積極主動訓練也是教練選材的一個重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