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天賦極佳的運動員,沒能出成績的原因就是在訓練態度和求勝**上。好的運動員是那種訓練積極,對自身有充分認識,對于勝利更是有一種執著到死的精神。
像科比布萊恩特這樣的球員,傷病在身,場場打封閉依舊連連砍下高分,對勝利和榮譽的渴望超越了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
“哦,這樣啊。”謝彩文眉頭不經意地蹙了下,又舒展開說,“沒事,我們來測試一下立定跳遠,看看能跳多少,跳完以后,我們再跑兩趟50米和兩趟100米,就行了。”
“張杰華同學,你先來跳。”
立定跳遠的測試相對簡單,原地畫條線跳出后直接測量成績。
在張杰華跳出去之后,助理教練鄭威緊跟著就做了記號,然后用皮尺測量成績。
“3米04,不錯,這個成績還是不錯。蘇祖同學,你來跳個試試。”
立定跳遠測試爆發力這個蘇祖是知道,張杰華的能夠跳到3米的距離,這個成績在同齡人中也算很不錯。
接下來是蘇祖跳,蘇祖的這一跳和張杰華跳的位置差不多。
“3米01,蘇祖同學的立定跳遠成績也挺好。”
似乎怕兩人產生膩煩心理,每次測量完,謝彩文都會順口夸獎鼓勵下。搞得一旁圍觀的陽信中學師生都忍不住抿嘴偷笑,似乎把他們倆當成了小孩子一樣。
蘇祖和張杰華兩人立定跳遠成績相差不大,蘇祖也沒想到他能夠跳到這個距離,他曾經跳過的最好距離也就在2米75左右,這次能夠跳到超過3米的成績,事實上他的敏捷素質和力量素質提升后,很多方面都沒有去挖掘。
立定跳遠結束,接著測試的就是50米和100米。
畢竟昨天的百米比賽,謝彩文沒有親眼看過,此時更希望現場測試一下。運動選材,爆發力,身材,骨齡,各種條件都是考慮因素,但最有說服力的,還是成績。
你能夠跑得出來,出的了高水平的成績,管你是怎么樣的身材,駝背也好,扁平足也罷,1米95和1米55都行,競技體育就是唯成績論。
50米的測試和100米都測試了兩次,第一次是謝彩文計時,他的助理教練吹哨喊口令。第二次則是兩人反過來。
一個是為了觀察起跑反應和前半程速度,另一個是為了看后半程的沖刺和速度耐力。
兩次測試的成績,出人意料,最好的一組成績是助理教練鄭威掐表的,都比他們之前測試和比賽中取得的成績要好。
蘇祖100米是11秒82,50米是6秒42,張杰華100米是12秒39,50米是6秒65。
“蘇祖的起步和爆發強,步頻快,而且節奏也很不錯,但是明顯核心力量不夠,跑動姿勢不標準,手臂擺動幅度太小,后程的速度耐力也不夠。而張杰華反過來,前半程起步慢,但中后期的速度耐力不錯,不過核心力量也是不夠。如果好好練練200米和400米,應該會有不錯的成績。”
幾輪測試下來,謝彩文心底多少已經有了底,兩人的測試成績和他們之前比賽成績比較并不是他最關心的。手記有誤差,他是專業教練,也不敢說能掐得特別準。
能進入12秒上下,就基本達到他的預期了。況且硬件上的煤渣跑道影響,沒有專業性訓練能跑出這樣,謝彩文已經非常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