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種人身高過高,運動能力就很差,力量和柔韌性就跟不上。百米跑需要爆發力和柔韌性,從事短跑的黃種人一般都是小個子。沈國營的一個疑慮就是,你們壓榨過狠,讓運動員的潛力過早耗盡,影響了后面的成長。
這種想象其實在國內很普遍,還是像他之前和謝彩文討論的那樣,一個短跑選手,如果太早展現出天賦,會受到很多教練員的關注,但最后真正能夠下定決心要培養的并不是多數。
因為年紀的關系,太小的年紀出成績,代表著這名運動員的上限早早的就到了。很多專項的教練挑選運動員更多看中的是身材而不是成績,自信的教練只要學生有潛力他就能練出成績,而且由于科學訓練的普及,很多省隊教練都開始壓成績,就是做更多的基礎訓練,不像有些地方,小學初中田徑就達二級,甚至一級,這種成績出的太早實際上是毀了一生的。
太早出成績來自于高強度的訓練,使得身體在成長性方面反而下降了。
“沈教練說來說去,就是不看好的意思,覺得我的隊員后期沒太大發展了是吧?”莊韜臉色有些沉了下來,折騰了幾天的功夫,又讓蘇祖從建平急忙趕過來,終究是沒有進入省隊的希望。
“莊教練,不好意思。我現在缺乏大量的數據來支持我的理論,之前研究的多數是針對黑人選手,但生理上的差異不能完全適用。現在培養的運動員都是我多方面評定后選拔的,之前的一線隊員很快也會下放到二線隊或者調劑到其他省去。省里給了我支持,那么我就一定會在這幾年的時間里做出一些成績。”
“教練,我們回去吧。”蘇祖在一旁聽了半天,已經明白過來,這個省隊的教練對自己根本不看好,這次過來做了個測試,還是莊韜老師曾惠珍這位教練的面子。
也難怪電話里說是見面,而不是試訓。
“多謝你了,沈教練。”蘇祖和沈國營打了個招呼,他也沒有什么沮喪的情緒。
他畢竟經歷過世事,被拒絕和挫折自不必說。這一路有系統加持,以為展現出了天賦就會被人所看重,但事實并不一定這樣。天賦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你覺得你有,我覺得你無。
有些人會看重如獲至寶,有些人則棄之如敝履。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哪怕你重生,哪怕你開著作弊器。
至于孰對孰錯,最后終究還是得賽場的成績上說了算。
既然如此,也不必再求人,蘇祖自信著系統推動著成長,無非是訓練再刻苦再努力,哪里會闖不出來。
“等等……”
沈國營突然叫住了準備離開的兩人,“你們等我五分鐘。”
蘇祖和莊韜兩人面面相覷,不知沈國營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在原地等了一會后,就將沈國營從辦公室里匆匆跑出,給了兩人一封推薦信。
“我剛打過電話了,去禾島市隊吧,那里比省隊更適合,去證明我看走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