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全場開始安靜。”
電視機前,解說員楊劍的聲音傳了出來。
因為是現場解說田徑比賽,楊劍和韓喬生兩人的位置都是非常好,能夠將整個賽場的情況的盡收眼底。
“嗯?蘇祖的跑動姿勢好像有改變。”
楊劍在賽前賽后,還有去年的田徑大獎賽的轉播視頻,都有做過一些蘇祖的研究。作為一個對于田徑賽事都有著深刻了解的解說員,他隱隱發現了蘇祖的姿勢好像有所變化。
不過,他在現場,距離的位置也有些遠,一時也不太確定。而且從一個解說員的角度,個人判斷可以有,但不能確定的情況最好不要宣之于口。
賽場上,在發令員讓選手各自就位的時候,蘇祖右側跑道的陳建,也明顯感覺蘇祖動作似乎有了細微的變化。
兩人一起訓練過,也參加了諸多比賽,可以說相互之間的跑動技巧水平都是比較清晰的認識。
當俯身蹲下的時候,陳建就感覺到旁邊蘇祖腳步的位置有所改動。
蹲下的姿勢沒有以前高,起跑器似乎往后調整了一些,而且,左右腳好像變換了位置。
“是改變了起跑姿勢?”
從上次的亞錦賽結束,到現在也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如果驟然改變原來的習慣,恐怕不那么好適應吧?!陳建心里默默打上了疑問。
這些都是很難細節的變化,普通人恐怕根本注意不到,也就只有陳建,在蘇祖接連跑出了好成績后,逐漸視他為追趕和競爭對手,下意識就會注意到很多常人看不到的地方。
僅僅也就是瞬息的念頭,啪地一聲,發令槍聲響起。
“比賽開始了!”
楊劍迅速進入了角色,調整好狀態,開始了解說比賽。
“運動員起跑的反應都很快,沈運保開始領先了,哦,陳建……兩人并駕齊驅……”
隨著比賽的開始,楊劍的語速也驟然提升好幾倍,又快又簡潔,很多詞句都是下意識地腦海里往外蹦。
這一次比賽,陳建、楊光宗,包括最開始搶占到優勢的沈運保等運動員,開始可能還沒注意,但很快對于蘇祖跑法的改變感受尤為強烈。
原來蘇祖的起步加速慢,只是相對于陳建和沈運保這樣嚴重依賴前半程的運動員,比起楊光宗和其他的選手,速度上并不慢,甚至還隱有優勢。
但這次似乎有點不一樣,具體上來說就是當前三十米跑完,進行高速途中跑的階段時,以前蘇祖已經開始逐漸趕上來了,但這回……他依舊還在稍微靠后的位置,似乎還處于加速階段。
“是狀態不好嗎?”場邊懂行的人腦海里掠過這么一個想法。
但很快,他們就改變了看法。
幾乎就在到了五十米的距離,還在稍微落后的蘇祖,突然一下就爆發上來。
像沈運保和陳建等人,只是驟然覺得旁邊一個身影閃過,呼地一下,蘇祖就到了他們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