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距離,跑的步數有所變化,而且加速更加充分。
瞬間內就逆轉了局勢,蘇祖從靠后的位置,一下就跑到了前面,取得絕對優勢,開始領跑。
這就是針對于蘇祖個人跑動節奏改變所帶來的效果。
按照李志忠的理解,蘇祖當前的身體素質,應該可以再利用的充分一些。對于短跑短跨類運動員來說,節奏永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
比如110米欄,從起跑線到第一個欄的距離是13.72米,后世劉飛人改變技術,從8步上欄轉變為7步,起跑的左右腳等,也就是為了改變跑法,調整技術節奏,求得進一步突破。
當然比起短跨這種項目,短跑的技術難度上沒有那么大,調整起來更直接更快。
蘇祖最開始調整的時候,還覺得因為長久的跑步習慣,帶來的幾分別扭。但來來回回訓練了幾天以后,身體就逐漸適應了這個新的跑法節奏。
而且由于每一步跑出的更大距離,力量跟著也就加大,重心移動得更快,同時需要起跑環節有更強大的爆發力。
前半程的加速越充分,像蘇祖這種力量型的短跑選手,后半程的速度爆發就越快。
而且隨著他對于跑動技術的改變,即便前半程的加速階段速度也會提升上來,從而使得途中跑和后程沖刺的速度都得到提高。
五十米后——
蘇祖的速度已經達到極致,跑得最快的陳建這個時候也只能是在一個身位后的距離咬住,但很快,還是被蘇祖在進一步拉大了優勢。
六十米、七十米、八十米……
“楊光宗在加速階段也非常好,蘇祖稍微落后了……”
百米賽跑的速度實在太快,解說主持幾乎用處了全身解數,在快速做著解說。
但隨著蘇祖完成充分的加速后,驟然的爆發,楊劍的聲音也猛然發出了一聲巨大的嘶吼。
“蘇祖,蘇祖正在加速,他趕上了,蘇祖超過了陳建,他跑得越來越快了。一馬當先,全力沖刺……”
驟然提高了好幾個分貝的聲音,從電視機里傳了出來,幾乎嚇得此時此刻正在收看比賽的觀眾一跳。
但賽場上,此時所有人都顧不得楊劍的聲音,目光全部都被蘇祖給吸引了過去。
只見第四道的年輕運動員,在前面開始落后的情況下,突然一下子爆發,三十米,四十米,五十米,一下從一眾膠著激烈的運動員中沖了出來。
“加油加油!”
“快快,超他!”
“蘇祖,蘇祖……”
賽場邊,一聲聲加油助威聲音熱烈得如同狂風驟雨,鋪天蓋地的響起。
更有甚的是很多觀眾已經完全被現場給點燃了情緒,直接站了起來,不斷地晃動著手里的響板,大聲叫喊起來。
似乎不如此完全無法宣泄此刻的情緒,短跑競技,也就是這瞬間的精彩可以讓人目眩神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