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穎看到一系列的健身設備,微微有些眼花,當看到蘇祖拿著兩個2.5公斤左右的啞鈴,在原地練擺臂的時候,很是有些意外,問出了一般行外人才會問的問題。
“跑步不是靠下半身腿部力量,為什么還要專門練上肢力量?”
李志忠站在一旁,指示著蘇祖的動作規范,對著鏡頭回答:“擺臂對于運動員在短跑中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如果上肢力量不夠,在奔跑的步頻和節奏上是有很大影響的,身體是一個整體性做功的機器。”
“而且,蘇祖現在開始準備做一些彎道訓練,有效的控制擺臂節奏,是彎道速度提升的關鍵。平常我們看著運動員過彎道很順暢,但只有你自己去跑的時候才會發現,如果沒有控制好擺臂的節奏,想在彎道上跑出最快的速度是很難的。”
力量訓練結束,回到田徑場上。先是慢走和慢跑兩圈活動放松肌肉。
開始做加速跑的耐力訓練,從60米-80米,然后從80米-120米,再就是120米-160米,最后是160米-200米。
每項跑3-5組,來來回回,就是跑完一趟,回起跑線,繼續下一趟,間或夾雜著幾分鐘的休息。
枯燥,乏味,一遍又一遍。
“訓練完后現在是去哪里?”
記者許穎和攝像師跟隨著蘇祖離開田徑場,看著蘇祖的方向不是宿舍也不是食堂。
“運醫所的醫療中心。”蘇祖在前面招了招手。
一行人跟隨著蘇祖走進了運醫所內的一間療養室。
“蘇祖,你過來了?”療養間內走出來一名四十多歲的微胖漢子,沖著眾人打個招呼,突然看到攝像機出現,頓時掩面叫道,“唉,別拍我啊!”
“哈哈,江醫師,你很上鏡的。”蘇祖開了句玩笑。
療養間內,蘇祖洗完澡后,光著上身俯身躺醫療床上,江大恒開始給蘇祖做肌肉按摩放松。
看著攝像頭一直在拍攝,江大恒也逐漸放松了下來,開始聊了起來。
“運動員的訓練強度很大,肌肉關節都容易受到傷害,如果不進行適當的肌肉按摩,時間長了很容易肌肉僵硬,影響身體的協調和平衡。你看我們平常人,就說這位攝像大哥吧,長時間扛著沉重的攝像機,在肩椎,背部,肱二頭肌等幾個部位就是處于勞損狀態的,容易患上肩周炎和肌肉僵硬。很多運動員其實也是這樣,一個固定的動作和姿勢長時間的鍛煉,會形成一定的畸變,比如長跑的運動員腳型會變得難看,舞蹈的腳趾變形,舉重的腕關節膝關節都是超負荷狀態的。”
“像他們練短跑的也是一樣,長時間……嘿,醒醒,你睡得開心啊。”江大恒看著蘇祖睡了過去,將他拍醒。
蘇祖起身伸了個懶腰,穿好衣服,一行人離開運醫所。
“晚上還訓練嗎?”
“看情況吧,如果有備戰的話,會加練的。”
“那不訓練有什么娛樂活動嗎?”
“在娛樂室看會電視或者回宿舍看書,偶爾隊里也同意出去逛一逛的,不過很少人去就是。”
“為什么?”
“太累了,從早到晚的訓練,基本上到了晚上大家都不想動了,一沾床就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