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就不清楚了。”
蘇祖嘴上說著不知道,心里卻不得不吐槽,還不是你們IMG的費用太高了。李志忠和張平秋前往貝勒大學的主要是和校方的溝通,春節后楊光宗他們將抵達進行半年的封閉式訓練。那邊的訓練水平雖然不敢說有多好,但同樣也有著田徑界的一位舉行邁克爾約翰遜的指導。
這些時間的訓練,洛倫·西格雷夫和蘇祖的相處和愉快。首先是蘇祖懂英文,除了一些專業的術語不是那么能領會意思,大步分時間交流起來無障礙,這就很好了。
其次就是蘇祖畢竟心智成熟,很多東西一聽就明白,不需要反復解釋,能夠理解洛倫·西格雷夫的意圖,貫徹他的訓練方式。再就是蘇祖年齡雖然不大,但成績已經足夠驚人,掌握的運動學知識和訓練理念也給了洛倫·西格雷夫很多想法。
一個頂尖運動員的比賽經驗,本身就是巨大的財富。
對于李志忠,洛倫·西格雷夫也極為欣賞。他今年已經55歲了,但依舊保持著一個年輕教練員的求知欲,和李志忠的交流過程中,各自都受益匪淺。
一個完善的訓練體系,從來都不是閉門造車就能成的。后世中國田徑也是在大規模的實行“走出去,請進來”的戰略,取長補短,不斷加深優化人才培養。
“時間差不多了,我們該去體能訓練中心了。”洛倫·西格雷夫看了看手表的時間和蘇祖說道。
“好的。”蘇祖點點頭,撿起旁邊的外套披上,收拾起東西和洛倫·西格雷夫一起往IMG學院的體能訓練中心走去。
洛倫·西格雷夫做為IMG學院的王牌教練,當然不可能只是專門指導蘇祖一個人,每周也就固定的三四個小時的技術指導,其他時間還要到體能訓練中心,指導其他運動員體能訓練。
當然體能訓練都是一起的,這些運動員中不乏和蘇祖一樣,是來自世界各地在各個領域的頂尖人物。
在體能訓練中心,蘇祖的力量訓練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方式。
這個力量訓練計劃貫穿的是他全年的比賽之中,每年開始的幾個月,重點訓練力量。
從輕量級開始,逐漸增加重量,較少次數,讓肌肉能夠更高效率的運動。
另外還有就是隨著訓練計劃的進行,也要發展肌肉耐力。肌肉耐力的訓練采用的循環訓練,通過舉重實心球或等長練習,就是用最大力撞擊一定阻力。
最后重中之重的則是爆發力的訓練。短跑的力量主要也就是指爆發力,這是整年整個賽季都不可或缺的。
方式是爆發性的上舉用第量快速完成,簡單來說類似于高翻,推舉,但每一次都有著速度的要求。其他諸如臥推,抓舉,硬推,單腿深蹲,前后分腿舉啞鈴,這些訓練都列成了詳細訓練計劃方案。
蘇祖按著這個力量訓練方式持續進行下去,細微處再根據自己身體的反饋和薄弱處,進行適當的優化。
此時在體能訓練中心里,蘇祖正在做負鈴蹬凳子練習。這個動作很簡單,就是運動員肩上扛著杠鈴,然后保持著身體平衡,不斷的跨上面前一個普通凳子差不多高的臺階。
正當蘇祖忙著訓練的時候,他并不知道,此刻在他不遠處,有人在看著他。
“瑪姬,你看上那個亞洲人了?”
說話的是一個黑人女運動員,她在方才的觀察過程中注意到,身邊的莎拉波娃似乎目光在對方身上逡巡過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