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坐火車是不會的,差不多也是在這個時間點,嗯,2006年,我第一年高考不順,補習了一年。
那時候我去北方上大學春運都是搶不到票的,吳興縣不通火車,要到建平市去坐,半路站點有時候連站票都沒有。
曾有年和一個同伴沒買到票,直接溜過了檢票站臺,擠上了車才補票,一路被堵得跟罐頭似的站了二十幾個小時。
那個體驗,真是地獄一般。
至于后面暈車這事如何好的,我想是習慣,也是生活所迫。
那時候剛大學畢業找工作,每天早晚擠公交,不知不覺間就免疫了。
生活總是如此,不是嗎?
我偶爾也在想這一世里,父母的境遇和曾經完全不同,讓他們脫離了原來的生活圈合不合適。
但在這一周里,其實我也發現了環境會改變一個人,我媽雖然在日常生活中還有些脫離不了精打細算,但一年多快兩年的時間,多少也算融入了進去,至少早晚在小區附近的菜市場總是能夠找到一些進城打工的人聊天解悶。偶爾回來和我說起一些家長里短,我雖然覺得有些陌生無聊,但其實也聽得津津有味。
我希望他們就能如此平安喜樂一直下去……
也許重生之后,這一世里都在專注訓練和比賽,有時候我已經不太記得起曾經那一世的記憶,
那些在現在看來可能不過是七八年十來年的記憶,對于我來說,卻已經間隔了二三十年之久。
我偶爾看到一些場景,總會有種似曾相識又記不清細節。
童年時第一次在小伙伴家玩小霸王,但自己沒能擁有一臺。
騎過的自行車是一輛老舊的鳳凰牌二八大杠,和人去田間偷甘蔗,釣青蛙,還有些什么。
回家的時候,爸媽偶爾說起一些老家有趣的事和有趣的人,很多我搜索枯腸都想不起來,只好支支吾吾地敷衍了一番。
但無論如何,我很感謝老天給了我重來一次的機會。
讓我能夠再度站起來,再度奉養雙親,更給了我一個前所未有的光明前途。
結束了在家中短暫的休息之后,我去看了我的“運動員之家”和“跑者俱樂部”。
運營的情況其實沒我預想的那么好,沒有我想的那樣順風順水,畢竟現在招聘的很多都是運動員,他們在體育領域可能都有過不俗的表現,但在商業領域,還是顯得生澀。
我想過要不要自己操持,畢竟這是抱著我很大期望想做成的一個事情,即便是嘗試,我也不想失敗。
但現在的情況下,我遠遠騰不出時間和經歷來。
希望08年奧運會之后我能夠有足夠的時間來做,這是一項我可以用一生來推動的事業。不過在那之前,我需要在體育、在田徑領域走得足夠遠。
回到訓練基地有專門的理療師能夠讓我更好的恢復,而且人的身體,怎么說呢,就是一個很精密的機器。
需要不斷的磨合調整,要給予休息,也要找出問題的所在。
教練和我說即便到了現在這個地步,我也不能懈怠。
我也從未想過要懈怠,有兩世的記憶,我其實很明白,在最好的年華里應該付出更多的努力。
短跑競技的黃金時間太過短暫,我雖然不知道我數據化面板的身體會不會面臨大多數運動員那樣衰弱的情況,但想來是會的,終究脫離不了人類自然生理范疇。
教練已經聯合了多個課題小組針對我如何繼續保持巔峰狀態有了詳盡的計劃,而且,在短跑上我還有提升的空間,訓練膝蓋,塑造肌肉,后半程的速度耐力,起跑的反應能力,更合適的起跑節奏等等。